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阿克洛夫的逆向选择理论,通过拓展其前提条件,提出“不完全逆向选择”的概念,并建立了一个能够在有限次交易中达到非零市场均衡的不完全逆向选择模型,借以说明我国当前假冒伪劣商品肆虐、食品安全问题凸显的根源。
在本文的模型中,劣质品市场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通过逆向选择规律作用而缩减,但由于下述三点①厂商降低质量成本,使得消费者无差异曲线发生逆转,即部分厂商蜕化;②城乡差异,“柠檬”产品有稳定的需求曲线;③政府短期行为下的目标函数使地方保护成为可能,导致阿克洛夫完全逆向选择的结果不会出现。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生产者与消费者没有共同的利益基础,无法形成高质高价、低质低价的甄选模式,传统价格机制的作用将变得十分有限,这是导致劣质品长期存在的诱因,在小规模分散经营情况下,这一问题更加严重,因而依靠市场自身的力量不足以净化“柠檬”市场,这为政府干预预留了空间,然而由于诺斯悖论的存在会导致政府失灵,以及过高的监督成本(有时甚至不可能),表明政府监管的制度安排不是最优的。
行业协会作为市场与政府之外的第三种选择能使监督成本和交易费用降到最低,并促使质量信号更好地传递以避开逆向选择,因而在对策思考部分,本文除主张降低退出成本、建立制衡式监督机制外,尝试以交易费用为切入点,分析了NGO的作用,结合我国的情况,提出了建立行业协会以及产品质量信用体系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