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市场与不完全逆向选择——一个关于假冒伪劣顽症的分析框架

来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flive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阿克洛夫的逆向选择理论,通过拓展其前提条件,提出“不完全逆向选择”的概念,并建立了一个能够在有限次交易中达到非零市场均衡的不完全逆向选择模型,借以说明我国当前假冒伪劣商品肆虐、食品安全问题凸显的根源。 在本文的模型中,劣质品市场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通过逆向选择规律作用而缩减,但由于下述三点①厂商降低质量成本,使得消费者无差异曲线发生逆转,即部分厂商蜕化;②城乡差异,“柠檬”产品有稳定的需求曲线;③政府短期行为下的目标函数使地方保护成为可能,导致阿克洛夫完全逆向选择的结果不会出现。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生产者与消费者没有共同的利益基础,无法形成高质高价、低质低价的甄选模式,传统价格机制的作用将变得十分有限,这是导致劣质品长期存在的诱因,在小规模分散经营情况下,这一问题更加严重,因而依靠市场自身的力量不足以净化“柠檬”市场,这为政府干预预留了空间,然而由于诺斯悖论的存在会导致政府失灵,以及过高的监督成本(有时甚至不可能),表明政府监管的制度安排不是最优的。 行业协会作为市场与政府之外的第三种选择能使监督成本和交易费用降到最低,并促使质量信号更好地传递以避开逆向选择,因而在对策思考部分,本文除主张降低退出成本、建立制衡式监督机制外,尝试以交易费用为切入点,分析了NGO的作用,结合我国的情况,提出了建立行业协会以及产品质量信用体系思路。
其他文献
我国市场结构通过影响各行业企业的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投资效率而影响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市场结构的变化使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不同的投资特点。其中,国有企业这一制度因素使得国
本文主要研究了开放经济下,盯住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规则的稳定性。文章首先在一个盯住通货膨胀货币政策规则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中,加入汇率波动的价格传导系数以及汇率波动的财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IT)产业的发展所引发的技术变革给各国的经济成长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IT产业的发展,传统生产要素(资本、劳动)的生产力量相对大大减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