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灼热内卢召开,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认同,这次会议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会后,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人类社会各种发展行为的最高目标,这就为各级政府的政策、规划和计划等战略的制订提出了新的准则,即制定和实施每一项战略决策都必须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而服务。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简称SEA)就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并逐渐被世界各国认为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最科学的工具之一。SEA是环境影响评价在国家战略(政策、计划和规划)层次上的应用,是系统、综合、科学的评价政策、规划和计划的环境影响的过程。SEA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注意,他们从SEA的概念、原则、工作程序、公众参与、评价方法、指标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实践。然而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SEA一直存在着工作目标模糊、评价内容不清,指标体系不完善、方法学体系不系统等问题。本论文从SEA与人类最高准则—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出发,研究建立一套适用于SEA的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通过实例验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本论文将促进战略实施区域的环境可持续发展确定为SEA的直接工作目标。从而将实施区域的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良好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三方面作为SEA环境可持续发展体系的核心评价内容。在确定好SEA的工作目标和评价内容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基于驱动力—状态—响应(DSR)模型的层次性指标体系。然后,结合《邯郸市成峰工业走廊发展规划》建立了该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应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各层指标进行了权重确定,最后运用灰色关联度对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判定战略实施后该区域的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本文所进行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应用,将为今后区域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理论支持和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