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通信中间件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_be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配电自动化中,实时数据库和实时性要求到处可见,而实时数据库一般通过数据库通信中间件来对外提供访问支持。为此数据库通信中间件需要具备一定的实时性。针对性的对数据库通信中间件的通信中间件体系结构及其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明确了通信中间件实时性的瓶颈主要在于通信基础设施管理和任务调度技术这两部分。其中通信基础设施管理的瓶颈在底层通讯方式的选择和通讯资源管理上;任务调度技术的瓶颈在任务吞吐率上。在权衡比较现有的底层通信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完成端口做为底层通讯方式,以支持海量的并发连接,并在此基础上对完成端口资源管理方式进行了改进,设计实现了一个资源管理的动态调整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配电自动化的网络稳定性给出了一种历史记录反馈的池式资源管理。在权衡比较现有的任务调度策略的基础上,选择了优先级调度算法做为基本调度策略,并根据配电自动化网中调度任务存在的同构的关系,对任务调度算法进行了改进。在针对任务集中存在同构任务的情况,定义了任务聚集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设计实现了任务聚集调度算法。根据数据库通信中间件的应用场景,针对性的对通信中间件的任务调度模块进行了性能测试,设计和实现了一个仿真测试平台,并对截止期驱动调度算法、批量截止期驱动调度算法和本文的调度算法进行了测试。对测试结果基础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了在任务吞吐率上,本文的调度算法要优于截止期驱动调度算法和批量截止期驱动调度算法的结论。
其他文献
流媒体技术的兴起,使Internet上实时收看视频等多媒体信息成为现实。但另一方面,有限的网络带宽制约着流媒体直播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一种实时流媒体传输技术-IP组播技术应
无线电频谱是全人类的公共资源,其具有有限性和不可再生的特点。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导致频谱资源日益短缺,如何克服这种短缺导致的无线通信发展瓶颈,已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焦点
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三维重建技术一直是计算机视觉和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热点。三维重建技术在医学研究、建筑设计、数字城市、机器视觉和文物保护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将计算、通信、网络与传感等功能都集成在一个设备成为可能,无线传感器网络就是这些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集成有传感部件、微处理器和通信模块的
IPv6相对于IPv4有着巨大的优点,势必在将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但由于目前网络上几乎都是IPv4设备,所以从IPv4过度到IPv6必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NATPT则是由此而产生的一种实现I
TETRA数字集群系统提供安全、可靠以及高效率的语音和数据通信,在全球许多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我国多个行业也使用TETRA数字集群系统。目前,我国所使用的TETRA数字集群设
电力线通信(PLC,Power Line Communication)是利用电力线作为通信媒质来传输数据信息和话音信号的一种通信方式。由于电力线通信具有组网容易和成本低廉等优点,因而具有很高
压缩传感理论是一种新颖的信号采集与处理的理论,该理论指出:对于稀疏或可压缩的信号,可以采取比Nyquist低得多的采样频率进行数据采样,通过使用恰当的恢复算法仍能准确的重构
随着网络业务量的爆炸性增长以及高性能的光网络设备(如光交叉连接器、光分插复用器等)的出现,波分复用(WDM)技术成为下一代骨干网络的核心技术。由于网络中存在多种类型的业务,
目前,射频识别技术(RFID)作为一种能够实现物品供应链操作,商品跟踪和存货控制的技术正广泛受到关注。随着射频识别技术在物体标识方面应用的成熟,人们正在致力于兴建一个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