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通过对成人无托槽隐形矫治预期设计扩弓量与临床实际扩弓量的比较分析,探讨成人患者无托槽隐形矫治扩弓量的可预测性,为临床上隐形矫治扩弓的过矫治设计提供依据。2.采用症状自评量表,比较分析成年错牙合畸形患者戴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初期的心理变化,探讨相应的对策,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满意程度。材料与方法:1.2014年9月至2016年12月期间,随机选取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采用时代天使无托槽隐形矫治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4例,分别制取患者矫治前后的硅橡胶印模,通过高精度的工业CT扫描硅橡胶阴模转化为数字化的三维立体模型后,运用时代天使iortho 6.2软件系统分别测量上下颌矫治前、预期矫治完成后及矫治后的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间在牙尖水平及舌腭侧龈缘水平的牙弓宽度。运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预期设计牙弓宽度增加量与矫治实际扩弓量之间的差异,计算临床实际扩弓量相比于预期扩弓量的百分数,采用独立t检验比较龈缘与牙尖水平的扩弓精确度差异。2.2014年9月至2016年12月期间,随机选取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采用时代天使无托槽隐形矫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80例,分别让患者在矫治前、戴用矫治器1周、戴用矫治器1月、戴用矫治器3月时填写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有9个测验因子,90个自我评定项目,每个项目均采用1-5级评分制度,相应积分1-5分,各因子得分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运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患者矫治前SCL-90各因子得分与国内常模的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矫治前与矫治后各时间点SCL-90各因子得分的差异。结果:1.对于上颌的各项测量指标,实际扩弓量与预期扩弓量均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实际扩弓量相比于预期扩弓量,在牙尖水平各牙位的百分数分别为:89.1±15.7%,84.2±13.5%,80.7±19.9%,75.8±16.3%,平均精确度为82.5±15.9%,在腭侧龈缘水平各牙位的百分数分别为:68.2±11.2%,67.6±21.4%,62.5±24.8%,53.3±10.4%。,平均精确度为63.1±13.6%。对于下颌宽度的各项测量指标,在各牙位的舌侧龈缘宽度水平,实际扩弓量与预期扩弓量存在差异(P<0.05),但是在下颌各个牙位的牙尖宽度水平上,预期扩弓量与实际扩弓量之间无差异(P>0.05)。下颌实际扩弓量相比于预期扩弓量,在牙尖水平的百分比分别为:100±8.7%,96.2±10.1%,96.8±20.4%,100±9.5%,平均精确度为98.2±12.4%,在舌侧龈缘水平的百分数为:59.3±13.4%,87.8±17.6%,84.6±17.6%,72.2±14.6%,平均精确度为75.7±10.7%。上下颌相同牙位舌腭侧龈缘水平扩弓精确度要小于牙尖水平扩弓精确度(P<0.05)。2.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的成年错牙合畸形患者矫治前SCL-90量表得分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各因子平均得分高于国内常模(P<0.05)。佩戴无托槽隐形矫治器1周时,患者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各因子平均得分均高于矫治前(P<0.05)。佩戴无托槽隐形矫治1月时,与矫治前相比,患者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各因子平均得分相对较高(P<0.05),而与矫治1周相比,患者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各因子平均得分相对较低(P<0.05)。患者戴用矫治器3月时,患者SCL-90中各因子平均得分与矫治前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1.(1)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扩弓治疗成人患者轻中度牙列拥挤时,上颌扩弓的平均精确度为72.8±20.7%,下颌扩弓的平均精确度为86.9±15.6%。(2)在上颌,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对成人患者扩弓时,随着扩弓牙位越靠后段,扩弓精确度越低。(3)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扩弓治疗成人患者轻中度牙列拥挤时,矫治器对牙齿的控根移动较差,倾斜移动效果较好。2.(1)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的成年错牙合畸形患者矫治前心理健康水平较低;(2)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的成年患者初始戴用矫治器时心理状态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起始阶段心理健康状况较差,随着对矫治器的逐步适应,患者心理健康水平逐步恢复至矫治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