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选择理论视角下女大学生身体消费研究——基于H大学的调查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gming8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物质条件的极大改善,我国逐渐步入“消费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使现代人处于“物的包围”之中,消费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人们对身体的关注,使身体消费逐渐成为全部消费活动的中心。女性是身体消费的主体,而女大学生作为年轻女性的代表,其身体消费行为表现出更多的个性化特征。本文选取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为主要理论视角,结合消费社会学和身体社会学的理论知识,以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看作理性的社会行动者,并采用深度访谈法和参与观察法对H大学的女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  本文分析了女大学生身体消费行为的主体性原因;从中观层面上看,分析了女大学生在主体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的双重影响之下,进行身体消费时表现出的倾向性特征,并对这种选择进行理性分析;然后探讨女大学生身体消费行为对行动者自身、行动系统以及社会系统的影响,并着重分析女大学生身体消费中的问题对社会系统的负面影响。女大学生身体消费的主体性原因主要包括提升自我认同、维持社会交往和就业需要;女大学生的身体消费行为在系统规范、消费文化和大众传媒等结构性因素影响下,基于自身经济理性与社会情感需要的考虑,表现出模仿性消费、身体消费网购热和信用消费等倾向性特征;女大学生身体消费对提高自我认同感、维持良好的人际交往、推动消费文化的丰富与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而女大学生身体消费中的整形消费,因整容业发展不规范而限制她们的消费行为,甚至危害她们的身心健康,也阻碍了整容业的健康发展;女大学生身体消费中表现出的信用消费趋势,可能导致冲动性消费行为增加,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其他文献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突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地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和谐度评价指标体
社区矫正志愿者是社区矫正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之一。但在我国农村社区矫正发展过程中,由于市民社会发育不成熟,群众对社区矫正认识不足、参与意识淡薄,因此,出现了社区矫正
本文通过广泛地观察和深入探访,立足于中国文化,试图在宏观和微观、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通过典型群体的人际关系分析,量化研究中国人人际关系的互动机理。从当代中国的
作为一个群体的中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到底意味着什么是一个令人费解,也令人为难的问题--正统而抽象的说法是他们代表着明天,预示着未来。但是,在现代教育制度与教育机构饱受批评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企业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实质是企业对技术知识网络的重新整合。推进技术创新的内在逻辑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