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是英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和教育家,过程哲学创始人。他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提出的教育节奏观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这一思想显示了怀特海对学校教育理念转变与教育实践变革的深刻洞见。研究与探讨怀特海的教育节奏观可以为当前学校教育改革提供新的学术理路,对于更好地促进学校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教育节奏观以怀特海过程哲学为理论依托,建立在其哲学体系的过程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相关性原则、现实实有感受过程观以及包容理论的基础之上。怀特海认为,把握好教育过程,对教育而言是根本性的。智力的“存在”是由浪漫、精确与综合运用三个阶段不断“生成”的结果,生成具有过程性、阶段性。因此,教育者应始终在动态的教育过程中研究教育。创造性原则强调,教育者应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潜力和发展的空间,要重视学生的创造能力。相关性原则与现实实有感受过程观认为,智力发展的各个阶段是相互交织、彼此关联的,学生的发展是从反应,到补充,到满足,再从反应开始的循环过程。包容理论为怀特海主张遵循学生智力发展规律的观点提供了理论依据,促进了其对教育的理解。怀特海的教育节奏观涵盖教育节奏中浪漫、精确与综合运用三个阶段的具体内涵、循环过程与基本特征等方面。浪漫阶段是学生开始领悟广泛事实并进行自由探索的阶段;精确阶段是学生通过把握精准的知识细节进而专注系统阐述的阶段;综合运用阶段是学生逐渐摆脱知识细节转向积极运用原理、投身实践的阶段。浪漫阶段以充分的自由为基调,精确阶段以自我约束下的纪律为主要特征,综合运用阶段的特质则是经由纪律作用后的本质自由。三阶段的循环过程是一个以浪漫为起点,经过精确发展,来到综合运用,再从浪漫开始的不断往复的过程,也是一个以“自由—纪律—自由”为节奏特征的过程。怀特海认为,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调节自由与纪律以适应学生个性的自然发展。怀特海的教育节奏观对当前教育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者要从总体上把握教育周期与教育节奏,推动学生的整体发展;在教育的浪漫阶段,需给予儿童充分的自由,呵护儿童的浪漫天性;在教育的精确阶段,应处理好自由与纪律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精确品质;在教育的综合运用阶段,要遵循本质的自由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