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在中韩传播之比较——试从传播学角度分析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nxiao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韩文化就其类型而言同属于东亚儒家文化,与以基督教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相异质。历史上基督教先后进入中韩社会与两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接触、碰撞、冲突和交融。然而,基督教在与中韩本土文化融合中却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基于此笔者作了《基督教在中韩传播之比较——试从传播学角度分析》的研究。以明清至近代为时间断限,比较基督教在中韩传播的异同。 全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组成。 引言部分主要指出论题的目的以及学者们的研究状况。 正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分别将基督教在中韩的传播历史作以简单梳理,为后文分析比较基督教在两国传播的异同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部分,分别从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的“五w”理论即传播学的五要素——传播主体、传播客体、传播内容、传播途径和传播结果,以此作为本论文的基本框架,来分析基督教在中韩传播的异同。 结论部分在对全文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基督教来华与入韩的深刻原因。
其他文献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历史观,对其制定国内外政策、发展国际关系有着重大影响,月本、中国、朝鲜三国之间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加之近代日本对中国及朝鲜半岛国家的侵略,使得其对历
迈克·戴维斯(Mike Davis,1946-)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位有名的历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更是一位激进的、杰出的城市思想家,洛杉矶学派著名的代表学者。他以其“黑暗”的观点在
埃德蒙﹒斯宾塞(Edmund Spenser 1552—1599年1月13日)是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著名的诗人之一,被称为“诗人中的王子”,在英国文学史中的地位仅次于莎士比亚和弥尔顿,同时深受
珍珠港事件之后,由于害怕日裔美国人在美国太平洋海岸有骚乱和颠覆行为,在没有事实依据的情况下,美国军方对全体日裔美国公民和日侨采取再安置政策[1]。再安置政策由大规模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