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法院涉外案件中拒绝管辖的基础:以不方便法院原则为视角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l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不方便法院原则为视角,分析我国涉外案件拒绝管辖的基础。从我国法院涉外案件拒绝管辖之现状入手,通过对大量案件的研究、梳理,作者总结出我国涉外案件拒绝管辖的几大理由。主要包括:案件的主要事实不在我国,外国法院管辖更为方便;双方当事人均为涉外人士且纠纷主要发生在他国(地区);双方当事人签有协议,约定适用他国(地区)的法律;为便利诉讼而拒绝管辖以及不具备管辖的充分条件或违背管辖原则而拒绝。接下来文章对不方便法院原则的来源和概念进行简要的概说,分析出不方便法院原则的功用和缺陷。比较研究不方便法院原则在主要英美法系国家和一些大陆法系国家的司法适用以及演变过程,着重讨论我国法院的拒绝管辖制度是否适于引进不方便法院原则。结合中国实际,深入剖析不方便法院原则这一制度本身以及其在中国适用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而对所提出的问题一一做出深刻分析并给出解决途径。在不断博弈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中国应改良适用不方便法院原则,亦即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不方便法院原则——前提是我国法院具有管辖权,并且在法制环境的建设方面要允许法官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启动上要以被告申请为前提,最后还需要良好的外部司法环境做保障。
其他文献
对于作家陈忠实的研究,以往多着眼于作品研究,对其中短篇小说尤其《白鹿原》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巨细无遗。像我们所熟知的《<白鹿原>评论集》就倾向于对作品阅读体验的阐发
本文将研究对象限定在南京青年作家群创作颠峰的90年代,因为这是他们出道的时间与“断裂”的终结期,恰逢此时中国社会文化和文学的转型期。故本文对九十年代南京青年作家群小
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在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的过程中,传统产业工人这一社会群体的生活状况、身份地位也经历了一次巨大的转型。在计划经济时代,
在书学史上,宋人独具匠心的“尚意”书风与泽被后世的刻帖蔚为大观,同时对书学系统深入的研究令后人引颈。大规模的书学研究始于唐代,而两宋却为集大成时期。一大批优秀的书
随着上海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用电需求的不断增长,500kV电缆线路进入城市中心已势在必行,但目前国内仍缺乏对长距离500kV电缆的设计、施工和运行问题的研究。本文对500kV电缆在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在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出于备战和调整我国工业布局的考虑,中央提出三线建设这一战略决策。而地处沿海又是老工业基地的上海,首当其冲地成为
《松堂游记》是朱自清后期散文之一,全文仅用一千二百余字就把松堂的背景、景中的意、意中的情、虚实相生、形神兼备地表现出来,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有驰骋想象之快,有情思
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s,ICC)起源于两级以下胆管上皮细胞,在原发性肝癌中占第二位,近三十年来东西方的发病率都有上升趋势。手术是目前ICC最有效
宣传是政党领导的合法性建构,这是由宣传和政党领导的特点所共同决定的:一方面,作为共产党国家的特殊政治现象,政党领导源于“政党理想”而非“国家制度”,主要包括三种统治形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分布式系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同时对系统容错性和健壮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分布式系统的容错性和健壮性也称为自稳定性。1974年Dijkstra首次把自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