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椹发酵饮料发酵工艺及超高压处理对其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 18次 | 上传用户:cwg8872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桑椹(Fructus Mori.)为原料,探索酵母菌与乳酸菌混合发酵工艺,运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对发酵工艺进行优化获得桑椹发酵饮料的最佳发酵条件。考虑桑椹的热敏性,采用超高压非热力杀菌方法,研究探讨不同超高压处理条件对桑椹发酵饮料品质的影响,为超高压技术在桑椹发酵饮料加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以感官评价值为指标,确定发酵方式为先酵母菌发酵然后添加乳酸菌混合发酵,发酵菌种为71B酵母菌和植物乳杆菌,利用响应面优化得到了71B酵母菌的最佳发酵条件:接种量5.8%、发酵温度27℃、发酵时间7.5h,植物乳杆菌的最佳发酵条件:接种量0.25%、发酵温度36℃、发酵时间22.5h。(2)对桑椹发酵饮料进行超高压杀菌处理,其可溶性固形物无显著性变化(p>0.05);pH值显著降低(p<0.05);总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多酚含量和花色苷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总黄酮含量显著增加(p<0.05)。(3)对超高压处理前后的桑椹发酵饮料进行CIEL*a*b*参数测定发现,与未处理样品相比,亮度L*、红色色调a*有显著变化(p<0.05),黄色色调b*无显著变化(p>0.05),且色差ΔE均在2.0以内,说明超高压处理对桑椹发酵饮料的色泽影响不显著。(4)采用氨基酸全自动分析仪分析超高压处理对桑椹发酵饮料中游离氨基酸的影响,发现超高压处理对桑椹发酵饮料中游离氨基酸种类无影响,含量增加显著(p<0.05),呈味氨基酸中酸味氨基酸所占比例有所上升,甘味、涩味氨基酸所占比例有所下降,苦味氨基酸所占比例基本不变。(5)采用RP-HPLC方法检测出桑椹发酵饮料中有9种有机酸:草酸、酒石酸、丙酮酸、2-酮戊二酸、乳酸、醋酸、柠檬酸、琥珀酸。超高压处理后有机酸组成未发生变化,但含量变化显著(p<0.05)。保压时间不变时,有机酸含量随着处理压强的增加而增加;压强条件不变时,随着保压时间延长,有机酸含量先增加后减少,15 min保压处理条件下有机酸含量最高。(6)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高压处理对桑椹发酵饮料中香气的影响,发现随着压强的增加,桑椹发酵饮料的醇类和酸类物质含量减少,酯类物质含量均比未处理样品增加;随着保压时间的延长,桑椹发酵饮料的醇类和酸类物质含量减少,酯类物质先增加后减少。通过香气成分含量的对比,确定了400 MPa/15 min的条件最有利于桑椹发酵饮料香气成分的改善,与感官评价结果一致。
其他文献
作者针对该院电子病历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详细阐述电子病历系统的软件结构、功能特点及实施方法,可为其他医院开发和应用电子病历系统提供有益的参考。
概括介绍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从现代农业发展的视角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农业产业化创新提升的对策。
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外界的干扰作用,其显著变化具有3种典型类型。本文对景观格局的研究,采用了几种计测指标:(1)各类嵌块体的数目和面积大小;(2)嵌块体的转移矩阵;(3
工程塑料是具有高性能又可能代替金属材料的塑料。与金属材料相比,工程塑料加工性好,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和隔热性、耐水及各种化学药品腐蚀、容易与玻璃纤维及各种填料复合。
<正>1病历摘要患者,女,40岁,住院号07431。因左眼被铁渣崩伤1 d,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拍片,左眼无金属异物显影,以左眼角膜穿通伤,外伤性白内障于2010年5月31日15点40分急诊
利用典型相关分析(CCA)方法建立统计气候预测模型,对我国冬季气温进行了预测试验,采用历史资料独立样本检验的方法,对预报技巧给出合理的评定.结果表明,使用CCA方法对我国冬季气温进行短期
<正>碲化铋基热电材料是目前室温附近应用最好的热电材料,其块体材料在室温附近性能最好,其热电优值ZT值在1左右,广泛应用于致冷行业。由于该材料禁带宽度窄,在较低的温度下
会议
珍珠岩吸音板作为一种新型建材,具有吸声、防火、保温等多种功能,具有日益广阔的市场空间。但目前吸音板的生产方式多为半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低下、成本高、产品质量难以保
庄稼医生──梁妹子本报记者余以太这一方的人都亲热地叫她粱医生。她却从来没给哪个人看过病。三十多岁的梁妹子扎一条粗粗的鸟黑油亮的独辫,胖胖的脸蛋是被南亚热带的太阳光
珍珠岩吸音板是一种具有吸音减噪功能的新型板状建材,其需求量呈迅猛增长之势,目前吸音板的生产方式属于半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低下、成本高、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为了满足日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