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自首次开放天津、上海、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但是同时,也出现了土地利用粗放、空间环境单调、发展质量不高、开发秩序混乱等方面的问题,在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社会及生态安全等层面面临着严峻的转型压力。在新经济形势背景下,如何实现开发区的转型升级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加快改革步伐,大力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改革创新,打造质量并举的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开发区。论文通过现场调研、收集相关资料等方法,分析梳理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现状,总结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存在的问题。原经开区、原农科区于2011年合并,2012年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两区合并,无论在规划衔接、管理体制、产业布局、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都需要实现“接轨”。如何整合两区资源,提升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实力;如何适应新的经济形势,进行产业转型升级,从产业新城走向“城南新区”,实现产城融合;如何奠定中国(绵阳)科技城“一城三区”发展战略中“城南新区”的核心区地位,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基于以上研究基础,结合经济技术开发区新经济形势背景下转型发展趋势、绵阳科技城发展需求、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定位等,提出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整合提升规划,并从总体发展战略、空间布局规划、产业结构组织、环境改善策略等方面分析并提出优化改善措施。确定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要走产城一体的发展道路,实现由“区”向“城”逐步转型,完善工业园区城市功能,与母城相互促进发展,产城融合,逐步发展成为绵阳的城市新区,进而转向“内涵式”提升模式,“一区多园”发展。整合两区的优势要素资源,走产业集群化模式和创新发展模式,适应新的经济发展背景,产业集聚集约,进行产业结构优化,生态、可持续发展。完善园区产业布局和功能分区,树立整体提升理念,推进产业错位提升发展,互补互通,取得更好的发展效益,着力推进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空间资源整合,产业优化、结构调整,以此达到产城融合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