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国际化是一国货币的各项功能向国境以外延伸的过程。人民币国际化始于本世纪初,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明显加快了速度。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既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力推手,也在政策开放中得到了有利的业务发展机遇,实现了跨境人民币业务井喷式的增长。下一步,我国的金融改革将进入关键攻坚时期,商业银行必须紧跟改革步伐,实现盈利能力的多元化,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才能在改革中实现转型与发展。这就要求商业银行提前研究改革的趋势和方向,主动做好改革的各项准备,制定前瞻性的业务发展战略。 本文首先回顾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过程。第一,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三部主要外汇管理法规的先后诞生,我国的外汇管理制度在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基础。第二,人民币的国际化既是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主动选择,也是借由世界金融市场外部机遇推动的结果。第三,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是由逐步放开的政策推动的,是一个渐次推进的过程。第四,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表现为跨境贸易结算量快速增长,人民币债券发行量一路攀升,基本建立起了人民币的输入输出机制框架,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迅速等。根据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情况与特点,本文对人民币国际化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和路径进行了预测。认为未来人民币在贸易结算和贸易融资中的应用还将进一步加强,汇率市场化和资本项下货币兑换稳步推进,市场上的人民币跨境金融产品将进一步完善,离岸市场将得到有层次的发展,外汇流动监控和管理体系将进一步完善。从发展路径上看,人民币国际化将继续沿着从区域化到全球化的路径,把握改革的有利时机,继续采用渐进式改革的方式,并更加注重改革的“顶层设计”。 本文总结了我国商业银行现有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开展情况,包括业务品种、业务管理方式、产品营销和客户管理等,分析了现有业务的局限。主要问题有: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品种还很有限,对于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依赖性较大;跨境人民币业务管理暂时依附于国际业务部门和有关国内业务部门,未能形成独立的发展规划和有力的推动机制;境外机构的经营实力无法完全满足跨境人民币业务的需求;业务系统的建设处于“追赶需求”阶段,信息未能有效在系统中实现共享;商业银行对跨境人民币业务的风险管理能力还很不足;跨境人民币业务方面的人才还比较缺乏等。除了我国商业银行内部业务和管理的局限之外,本文还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外部机遇和挑战。主要机遇是跨境人民币业务对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提供了发展机遇,离岸市场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境外机构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与管理部门的良好互动与合作也将带来一部分政策红利等。主要挑战则来自于价格机制市场化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更加恶劣,与外资银行、新兴民营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的竞争更加激烈,境外市场法律及监管政策对原有经营管理模式的挑战以及全球化的风险管理需求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挑战。鉴于以上研究,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提出了以下七条建议:⑴以人民国际化为契机推进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⑵为客户提供一揽子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⑶以人民币业务打造境外机构的核心竞争力;⑷建立全球统一的授信管理和风险管理体系;⑸调整业务管理流程和机构设置;⑹加强人员培养和人员储备;⑺加快从“银行信息化”到“信息化银行”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