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韩国京畿道光明北高中二年级的汉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了汉语学习策略的调查问卷,问卷以Oxford的外语学习策略量表为蓝本,内容包括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六个方面,调查完后利用SPSS19.0从性别的角度对男女生整体的学习策略和每种策略的使用频率和显著性做了分析,然后结合笔者的课堂观察、对其他学校汉语教师的访谈和前人对韩国的汉语学习者学习策略的研究,对韩国高中不同性别的汉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以期深入了解韩国高中不同性别的汉语学习者使用学习策略的性别差异表现和原因,最后根据调查结果和分析的情况从不同主体的角度提供相应的因性施教和”因性学习”的建议。本论文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内容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综述、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案和采取的措施。第二章简单介绍了韩国高中汉语学习者的特点,韩国高中的汉语学习者与其他的汉语学习者在学习动机、班级组成和教师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不同,这也是本文与前人的研究的主要不同之处,同时也体现了本文研究的必要性。第三章是对研究对象汉语学习策略的调查,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问卷的内容和构成等。第四章是从性别的角度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总体来讲,笔者的调查结果显示韩国高中汉语学习者在使用学习策略时具有性别上的显著性差异,女生使用学习策略的频率显著高于男生。差异的原因有生理、心理和社会影响三大方面。对各具体策略的分析显示男女生使用频率最高的学习策略都是补偿策略,这跟学习者的母语与汉语的关系、学生相对较高的英语水平及学生很少使用记忆策略等方面有关。社交策略是男女生使用第二高的策略,这跟韩国高中汉语学习环境、学生和教师关系比较亲密及韩国人喜欢团队配合等特点有关。男女生使用频率最低的策略都是元认知策略,且个体间使用元认知策略的差异性最小。其原因笔者分析后发现跟学习者的身份、学习动机和目的以及所处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情感策略是女生很少使用、男生较少使用的策略,这应该跟学生有繁重的其他科目任务、韩国人的国民性及男生较外向女生较内向的特点有关。男女生差异较大的是记忆策略,调查显示男生很少使用记忆策略,女生则较常使用记忆策略。笔者观察发现是由于课堂上教师频繁使用韩语、女生具有记忆上的先天优势等造成的。与记忆策略不同的是,男生较常使用认知策略,女生则不常使用。即便如此,女生的认知策略使用频率仍显著性高于男生。这应该跟男女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及对汉语的兴趣不同有关。第五章是笔者对本文研究内容的总结和对不同主体的建议。对学校来说,可以通过采取男女分班、适当提高汉语地位、开展多种形式的汉语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汉语的兴趣;对汉语教师来说,应在树立因性施教观念的前提下提高学生尤其是男生对汉语的兴趣,同时应根据班级特点和教学内容灵活组织活动小组,在小组活动时,应建立长期的竞争、奖励机制;对学生来说,男生首先要树立汉语学习的信心,培养学习兴趣,然后应充分发挥男性的性别特点“扬长补短”,女生则应充分利用课堂环境优势和学习语言的先天优势,同时要主动对自己的学习策略进行监控、调整,以更高效的方式提高汉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