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人类就“逐水草而居”,无论是水网遍布的江南,还是大漠飞沙的塞北,河流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河流消落地带自然成为人与河流交流的主要场所。然而,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人类对河流不合理科学的开发和建设,不仅破坏了人类自己的利益,还使河流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也失去了家园。为了使河流重新成为生态多样、环境优美的栖居之地,河流的生态修复正在被广泛关注,滨河消落带景观重建与更新也成为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与城市居民的使用需求密切联系起来。本论文从河道生态景观的角度出发,针对我国城市河道的建设现状以及河流季节性雨洪特征,结合城市滨河景观营造和河堤生态修复,探索有助于改善人水关系的现代城市河岸滨水区域建设的理论与方法,总结归纳城市河堤生态恢复的方法及其低成本管理模式下的生态景观营建,为城市河道生态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以促进恢复河流生态和自然优美的河道景观,增加人与河流的交流与互动。论文通过对国内外河流生态景观建设相关理论与实践以及河流消落带景观相关概念的研究,从设计原则、场地资源分析、景观规划理念、生态恢复策略、景观改造策略、游览体验策略六个角度对河流消落带景观设计策略进行剖析,结合国内外优秀河流消落带景观设计的实践案例,进而将设计策略应用在兰溪市衢江西岸消落带(即塔山湿地公园)滨河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的实践中。论文在后半部分以兰溪市塔山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研究为例,对其现状进行分析,主要从场地周边区域自然现状、景观资源现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背景、场地地形、雨洪条件以及植被生长状况等方面介绍塔山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背景与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塔山湿地公园即衢江西岸消落带开展深入的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首先对塔山湿地公园进行总体定位,确定规划设计原则,从对河流消落地带的生态恢复和景观营造两大对策出发,对兰溪塔山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进行深入探讨,最终对河流消落带景观设计的发展提出了总体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