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言作为研究语言史的活材料,自19世纪以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西昌话在西南官话中的特异性,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注意,但西昌话的来源问题尚无定论。
西昌话属于西南官话灌赤片的岷江小片(黄雪贞《方言》1986年第3期发表《西南官话的分区(稿)》)。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种分区依据不足,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而到目前为止,对西昌方言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西昌话探源方面的文章更是寥寥无几。基于此,本文从音系比较的方法入手,对西昌话的来源进行探索。
本文将使用历史比较语言学和方言学的相关理论,并与传统的音韵学相结合,把纵向的历史比较和横向的方言音系特征比较相结合,并将所发现的结论与相关的史料、移民史资料相印证。旨在从众多的疑似近源方言中发现相近的方言,进而探索西昌话的来源。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分别概述了西昌的地理概况及历史沿革、文章写作动因以及研究目标和意义、西昌话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对西昌话的声、韵、调系统进行了详细地描述,并总结出五点西昌话的典型语音特征。第三部分,根据西昌话音系特点列出20条有代表性的语音特征,与9个疑似近源方言音系做比较;做相似度分析,寻找关系较近的方言;结合史料,从西昌话与疑似近源方言的音系异同看他们的历史关系,从而找出与西昌话有近源关系的方言。第四部分,分析《中原音韵》的声、韵、调系统,同时与西昌话做比较,确定西昌话的底层是《中原音韵》时期的语音。最后附上西昌话的同音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