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清时期,西方与中国的交往是在两种矛盾的贸易观念中展开的.中国政府要求实行朝贡贸易,而西方则希望进行自由贸易.15世纪末16世纪初是西班牙势力独霸欧洲的时代.西班牙在占领菲律宾后,开始了与中国的早期交往.中国政府在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腐败无能极大地刺激了西班牙侵略中国的野心.朝贡体制阻碍了中国融入世界市场的步伐.西班牙以菲律宾为基地建立起中国——菲律宾——墨西哥—西班牙的多边贸易航线.这一航线是由太平洋一侧的中国——菲律宾——墨西哥航线及大西洋一侧的墨西哥—西班牙航线衔接而成的,是一跨越两大洋的贸易线路.中国提供充裕的商品,而西班牙拥有来自美洲的大量贵金属,这条贸易航线成为当时推进世界市场迅速发展的中轴线.明清之际有数万计的华侨华人移居西班牙统治下的菲律宾.他们以从事商业贸易、手工业、农业为生,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西班牙殖民者对华侨既有利用,又加防范.旅菲华侨因未得到中国政府的保护,遭到西班牙的虐待和多次疯狂屠杀.中西交往对两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它使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促进了中国银本位制的确立和商业资本的发展,加快了中国早期资本主义的萌芽进程,使中国东南沿海的商业城镇呈现出一派繁荣兴旺的景象.其次,它满足了西班牙皇室及民众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对西班牙的殖民扩张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障.再次,它刺激了菲律宾地区及拉美的经济发展.该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中国与西班牙的早期交往.第二部分记述西班牙占领菲律宾后与中国的经贸往来.第三部分评述西班牙统治下的菲律宾华侨问题.第四部分从中西交往对双方的影响论及中西交往的历史作用.总之,中国与西班牙的交往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但是中国的"朝贡体制"及西班牙野蛮的殖民政策限制了双方群体性整合优势的发挥,从而使这两个当时最强盛的帝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大变动的过程中丧失了自己的优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