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机械模型惯性参数及检索关键技术的研究

来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ver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众多三维模型建模软件工具的发展,三维模型在机械工程、工业产品设计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如何二次利用这些大量的三维模型来辅助产品的设计和创新,成为三维模型检索研究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三维模型检索的特征提取算法仍然存在问题,影响了检索的准确性和效率。  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基于三维模型的惯性参数特征提取检索方法,该方法根据三维模型的形状可以用它的九个惯性参数以及质量和体积表达的新发现,提出用零件的建模技术所构造的三维模型求解其惯性参数、质量和体积,并将惯性参数、质量和体积作为零件图传输和检索的特征参数,构造检索系统,使三维模型检索由数据量很大的非线性检索转变成仅为九个惯性参数、质量和体积的线性检索。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分析了三维模型的惯性参数特性。通过对不同的三维模型惯性参数变化特性分析得出三维实体模型的惯性参数、质量和体积确定了模型的形状轮廓特征。  2、讨论了基于惯性参数特征提取的三维模型归一化方法。通过利用模型的质心、惯性主轴和体积参数结合三维建模软件实现了三维模型归一化。首先利用模型的质心和惯性主轴实现模型的坐标系归一化,再对模型的体积进行缩放使所有模型体积相同;并对不同的机械零件模型进行了归一化验证。  3、提出了基于三维模型的惯性参数特征提取方法。具体的方法是首先对模型进行归一化预处理,然后得到三维模型在质心处的主惯性矩,再利用惯性参数坐标旋转公式求解出三维模型绕惯性主轴旋转不同角度时的惯性参数作为描述三维模型形状特征的特征向量完成特征提取;最后利用欧氏距离对三维模型惯性参数进行距离度量完成特征匹配,实现机械零件三维模型相似性检索。  4、对基于惯性参数的三维模型检索算法进行了验证。根据检索结果对算法进行了优化,给出了优化后检索算法的查准-查全曲线。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一理论成果的提出是适应当前教学改革浪潮的重要研究成果,核心素养是学生成长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阵地,探索小学数学中核心素养培育策略,可以提高小学数学教育有效性,提高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本文简要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并主要就加强小学数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摘 要:数学思想方法传授是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实践中较为重要的一项教学应用形式,只有保障了整个教学工作实施中的思想方法应用科学,这样才能提升整体的数学教学质量。在我国当前高中数学教学改革工作实施中,针对数学思想方法应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想全面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必要要对教学实施中的方法应用分析。鉴于此,本文针对谈数学思想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希望在本文的研究帮助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高速载运工具车(机)体的结构首先必须满足强度和刚度足够高的要求,同时又要轻量化,以减轻重量和减少能源消耗。夹层板壳便是为满足这些要求而发明的特殊复合材料结构之一。以金属波纹板为芯体、以金属薄板为上下面板构成的全金属夹层板是其中的一种结构形式。这些波纹芯体金属夹层板因为芯体对面板起中间加筋板作用,属于单向加筋双层板。因为波纹芯体金属夹层板在飞机机身和高速机车车体上都有应用,对外部声源,特别是高速行驶
该项目在小层划分与对比基础上,以长6顶部对比标志层为基准面,根据地层厚度构造成图,分析表明工区内构造整体为东高西低的宽缓斜坡,构造内部发育一系列低幅度鼻状微构造。储层为
基于齿轮振动信号的复杂性和非平稳特性,传统方法受到信噪比低、非平稳性以及采样不足等条件的制约。本文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对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将振动信号分解为有限个固有模式函数(IMF)分量,筛选包含故障信息的IMF分量,保留齿轮信号的状态信息,去除无用信息,EMD方法具有自适应性等特点,适合非线性、非平稳特性信号。本文采用递归分析方法对降噪后的齿轮振动信号进行分析,递归性是动力学系统的基本
液压柱塞马达具有工作压力高、密封性能好、总效率高、输出功率大、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在行走机械和工业技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国内外液压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柱塞马达的效率、转速、压力、噪声和可靠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从国内液压技术发展程度看,国产轴向柱塞马达存在着使用寿命低、工作可靠性差等问题。本文在调研国内外轴向柱塞马达现状的基础上,研发了一种锥形柱塞结构的轴向柱塞马达,分别从数学建模
轻质板(壳)及其加筋结构广泛运用于工程结构、载运工具及国防现代化装备等领域。在受外部环境及工作载荷,或结构本身动力传递激励下,板(壳)构件将产生振动,并与流质发生耦合作用,向外部环境及(载运)舱内辐射噪声。结构振动与声辐射一方面造成结构的疲劳破坏,另一方面严重影响载运工具驾乘舒适性。理论研究与工程运用对结构振、噪机理及其抑减已有深入讨论,然而由于现代先进连接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板(壳)及其加筋结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