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才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越来越注重把员工.职业发展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战略组成部分。银行也不例外。然而,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为了应对经营管理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正在不断地进行机构扁平化改革。尤其受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这种机构改革的步伐在逐渐加快。银行机构的精简和扁平化改革使结构层次变少,管理岗位减少,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变窄,晋升空间有限,工作强度加大。同时,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高学历员工逐渐增多,尤其是研究生和博士生;人员总量过于庞大,冗员问题严重。除此之外,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银行员工仍然把晋升看作自己职业生涯发展或事业成功最有效的途径。因此,银行员工在不断向上的职业发展中,通过自己努力获得晋升的机会将越来越少。久而久之,当他们在银行中的职业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将进入个体职业发展的停滞期,员工的职业高原现象就会出现。职业高原的出现,将会严重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满意度,进而给银行的经营管理和员工队伍的稳定带来致命的打击。国外学者已经对职业高原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而国内关于职业高原的研究多集中在综述或定性分析的层面,缺乏比较系统和完整的实证研究,尤其是针对具体的研究对象——银行员工。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国内银行员工为研究样本,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针对目前经济形势下银行的特点,提出了几点应对职业高原现象的启示,为银行有效缓解员工的职业停滞感提供一定参考。本研究分三部分来完成:第一部分参考国内外成熟量表,编制银行员工职业高原、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第二部分,利用调查问卷测量银行员工的职业高原、工作满意度现状;比较不同人口特征变量的银行员工职业高原的差异性;比较不同职业高原水平的银行员工在工作满意度及其各维度上的差异性;讨论银行员工职业高原及其各维度与工作满意度及其各维度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提出银行应对员工职业高原现象的管理启示。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利用SPSS16.0统计分析工具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有:第一,不同人口特征变量的银行员工职业高原各维度存在差异,其中不同婚姻状况、职位等级的银行员工在中心化高原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龄、学历、任职时间的银行员工在职业高原各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第二,不同职业高原水平的银行员工工作满意度及其各维度存在显著差异;第三,银行员工整体职业高原与整体工作满意度显著负相关,整体工作满意度与职业高原各维度均显著负相关,职业高原部分维度与工作满意度部分维度显著负相关,中心化高原与一般满意度显著正相关;第四,银行员工职业高原中的中心化高原、内容高原、层级高原对整体工作满意度具有显著预测力,预测水平分别为-0.235、-0.226、-0.071。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第一,在中国背景下,立足心理学视角,借鉴国内外有关职业高原的研究成果,通过主观测量法对职业高原进行研究;第二,在研究内容上,针对具体的研究对象——银行员工进行研究,重点探讨了不同职业高原水平对工作满意度的差异性影响及职业高原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关系,并得到了预期效果;第三,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并结合目前的经济形势,给出了银行应对员工职业高原的多条启示,为银行缓解员工的职业停滞感,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