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学习中的“学困生”问题一直是教育界和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因为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数学教育对人的文化素质、科技水平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学习成绩不达标,意味着作为社会化的人的基本能力有欠缺,因此适应社会、生存于社会的能力将受到影响。数学“学困生”不仅仅是学科教育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进步所要求的人的发展问题。国内、国外对数学“学困生”问题的研究已经有很深入的结果,对“学困生”的成因、学习行为和特点、心理活动和情感状态都有很多研究结果。但是因为不同社会背景、不同教育背景下的“学困”,其成因和困难程度并不相同,所以研究的普遍意义还没有明确的实践过程予以验证。我们国内有地区性的学困生研究案例(泰安师专935试验,上海闸北八中尝试成功试验),案例对数学学习产生困难的原因分析详细,转化策略值得借鉴。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和转变,随着社会分工的多元化和思想意识的多极化,教育问题越来越复杂,对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转化策略的研究和讨论,视野越来越宽,涉及的问题也就越来越深入而具体。本文正是在汲取国内外对该问题研究的成果基础上,对特殊地区的特殊“学困生”问题作以深入探讨,详尽而充分地就鞍山市铁西区普通中学里的“学困生”问题作以分析,并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不同角度,提出对这个学生群体出现学习问题的本质的认识,并以真实的案例和试验结果为背景,阐述作者对“学困生”脱困策略的思索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