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5月17日正式颁布实施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并没有对非公开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业绩做出任何要求,导致“定向增发"这个并不为人熟知的术语一下子“热"了起来,此后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正是由于过低的增发要求,导致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的质量参差不齐。与此同时传统的金融理论基于投资者理性的假设,而我国的投资者为广大散户,投资者感性成分居多,往往缺乏理性。过去的学者研究内容主要居于投资者理性假设的基础上,这与实际不符,需要放弃投资者理性的假设展开深入研究。本文利用行为金融学理论,基于非理性人假设,以投资者情绪作为出发点,以1011个样本(从2006年到2013年)作为研究数据,主要研究了投资者情绪与定向增发的宣告反应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使用了投资者情绪主观和客观的七个单一度量指标,使用了主成份分析法构建了投资者情绪指数(index)。其次将定向增发的宣告日的前后5天作为窗口期,使用了市场模型计算了超额收益率(CAR)值作为定向增发的宣告反应的度量值。最后,将投资者情绪指数(index)与超额收益率(CAR)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本文的以下结论:(1)全部样本分析表明,投资者情绪指数(Index)与定向增发宣告的市场反应(CAR)成正相关;(2)将投资者情绪进行分组时,在投资者情绪较高时,投资者情绪指数(Index)与定向增发宣告的市场反应(CAR)成正相关;而在投资者情绪较低时,投资者情绪指数(Index)与定向增发宣告的市场反应(CAR)成负相关;(3)进一步分组表明,当投资者情绪较高时,投资者偏好非财务困境的上市公司,投资者偏好置产注入类的上市公司和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当投资者情绪较低时候,可能存在其它未考虑到的因素,回归分析均不显著。本文的研究丰富了投资者情绪及定向增发的相关研究,为广大中小投资者参与定向增发,选择正确的投资对象提供了现实依据,也为上市公司了解投资者的偏好提供了理论与现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