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系统功能语法的创始人Halliday 在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2000: F41)一书中明确指出,构建系统功能语法的目的之一就是提供一个可用于语篇分析的语法框架。从文献看,已经有不少用系统功能语法进行语篇分析的研究,但是把它用于章回体小说及其英译文的对比分析,迄今为止,在国内外尚不多见。“无论哪一类语言对比研究,都离不开语言学理论的指导”(朱永生郑立信苗兴伟,2001:10),因此,本文拟从系统功能语法的上下文语境理论出发,以《红楼梦》原著(原发语篇)及杨宪益、戴乃迭的英译本A Dream of Red Mansions(目的语篇)为语料,对比分析其汉英语篇上下文语境中的衔接关系。旨在进一步检验系统功能理论在汉英语篇研究中的可操作性和可应用性,从而为小说的汉英语篇对比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角度和思路;探讨并归纳汉英语篇衔接手段的异同点,重点探索二者的差异,为翻译工作者的实践工作带来一些启示;加强读者对上下文语境,乃至语境三层次理论和衔接理论的掌握,同时对读者解读《红楼梦》有所帮助。论文共分四章,加上引言和总结共六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上下文语境与衔接的关系,指出本论文采用实证法、比较研究法,从上下文语境的角度对比分析《红楼梦》汉英语篇中的衔接关系。第一章是文献综述,简述了语境理论、衔接理论以及对比篇章语言学的发展和现状,阐明了本文的意义。第二章是理论支持。首先介绍了系统功能语言学从层次、多功能以及潜势三个层面对语境,特别是上下文语境的界定和描述;其次详细论述了衔接的定义、分类,衔接和语篇性的关系以及衔接手段对比在对比篇章语言学中的重要性;最后阐述了对比篇章语言学和衔接的关系、对比篇章语言学的重要性及其分类。本章的重点是阐释上下文语境和衔接之间的关系。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理论模式中,上下文语境处于最底层,它以语篇的形式体现文化语境、情景语境中语境变量的特征和配置,属于以具体语言形式体现意义潜势的语言环境,直接关系到一段话语是否是一个完整、连贯的语义单位。换言之,上下文语境决定话语的语篇性(Halliday & Hasan,1976/2001),而这种语篇性通过两种途径得以实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