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现代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信息化发展的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种产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农业农村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信息对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产销环节的结构合理性欠缺、信息化程度不高等因素一直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形成“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恶性循环。农业要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紧跟信息时代发展步伐,走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经之路。而农业信息化具体体现在农业产销信息化,实现产销信息化是提高我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有力手段,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从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出发,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专家咨询法和对比分析法来阐述国内外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大通湖蔬菜基地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以进一步提升大通湖区蔬菜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农民农业生产水平、提高消费者消费水平为目的,从蔬菜生产、销售的信息化角度研究探讨蔬菜产销信息化的问题和对策。研究首先阐述了农业信息化和产销信息化的相关理论和相关研究,对国内外蔬菜信息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说明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其次说明了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路线;第三,通过调查研究等方法探讨了大通湖区蔬菜基地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第四,针对研究调查的结果和发现的问题对大通湖区蔬菜信息化建设提出了一些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使大通湖区蔬菜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推动蔬菜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信息资源不断共享、协调发展,走一条政、企、校合作,带动农户不断增产增收的发展之路,并针对大通湖区蔬菜信息化的要求和特点,通过分析蔬菜溯源目标和溯源关键技术,本研究从蔬菜批发、零售、消费、配送和“产销对接”等各个关键环节入手,提出了以追溯信息链条完整性管理为重点的蔬菜溯源系统,从而实现蔬菜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最后得出了大通湖区蔬菜产销发展必须结合实际,培育龙头企业,发挥农民、企业、政府三方作用才能真正实现信息化的结论,其中农民要不断提高农业科学技术知识,企业要按照市场要求进行生产,政府要做好统筹规划,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业信息化对于推广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土地增值效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有极大的推动力。信息化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更加深入的探索,更加丰富的理论和更为有力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