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Pv6的集成DDoS攻击平台设计与部分实现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chengchao5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Pv6正在全球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IPv6协议的基本框架已经逐步成熟,在越来越广泛的范围内得到实践。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是目前一种常见而有效的网络攻击手段。但拒绝服务攻击的目的也是多种多样的。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对一些不正当网站实施拒绝服务攻击,净化网络环境,有利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在IPv6大力部署和发展的今天,构筑IPv6环境下的集成DDoS攻击平台,为必要时致瘫重点目标储备“杀手锏”,具有重要意义。DDoS攻击技术在IPv4下已经比较成熟。但现有的DDoS工具大都不能有效地控制傀儡主机,攻击手段也不能及时更新。本论文创新性地提出了IPv6下基于P2P树状结构的动态分布式网络模型设计方案,侧重解决以上问题。该平台可以分为管理控制中心(GC)、控制引擎(CA)、任务插件(TP)、知识库引擎(KA)、知识库Web管理(KM)和安全配置(SC)等六大模块。采用插件来执行各种探测和攻击任务。已经完成网络拓展插件和攻击插件,并能利用攻击插件进行拒绝服务攻击。本文对系统的网络拓扑、系统体系结构、模块设计和部分实现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论文分为七章。第一章是绪论,介绍论文研究背景;第二章介绍了论文应用到的技术背景,包括IPv6协议、DDoS攻击和P2P技术;第三章介绍网络模型和平台的设计方案;第四章对每个模块进行了详细的设计;第五章对模块间相互通信进行说明;第六章是关键技术及实现方法;第七章是论文的总结和展望。
其他文献
网格计算技术的出现旨在寻求有效的资源共享途径。网格把整个互联网合成一台巨大的超级计算机,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等的全面共享。网格的概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通信网络正向更加开放、更加灵活的下一代网络(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演进。下一代网络是一种融合网络,正在向以软交换和IP技术为基础的全IP
合法侦听用于国家安全部门实时监控被控用户的通信活动,对数据的准确性、实时性要求很高。数据库性能好坏及数据的安全性将直接影响安全部门获取被控用户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最近几年,可变体的建模与模拟成为计算机图形界的新热点。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现有方法在检测的精度与检测的实时性上各有侧重。本课题来源于大连市公安局刑侦场景重建的项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成为了网民发表观点、表达思想的主要途径。信息在互联网上传播具有高速、广泛、隐蔽性等特点,导致大规模的网络舆情很容易形成。网络舆情指
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集中式入侵检测系统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网络环境,尤其是在大规模高速网络环境下,面对分布式协同攻击时,它已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作
用户授权认证访问已成为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该领域已有多种技术被提出以提高其安全性,JWS(JSON Web Signature)和JWT(JSON Web Token)就在其中。OpenID连接使得客户端能够使
近来业务流程管理(BusinessProcessManagement,BPM)技术日趋成熟,而面向服务的架构(Services-OrientedArchitecture,SOA)及Web服务等技术也迅速发展,并成为软件业的十大热点之一,
MicroRNA(miRNA)是一种长度约21-23个核苷酸大小的单链RNA小分子,是由具有发夹结构的更长的单链RNA前体(动物microRNA前体为60~80个核苷酸大小,植物microRNA前体的长度变化较大,
云计算的出现为许多IT传统产业开辟了新的领域,为许多较为成熟的IT传统技术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特别是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一步步成熟,它渐渐变成了一股强烈的浪潮冲击着传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