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不同的牙体预备方法以及采用不同桩核修复材料,对根管治疗后的残根进行修复,以研究冠延长术结合牙本质肩领制作技术对牙体缺损至釉牙骨质界处残根抗折力的影响、不同桩核材料与残根抗折力的关系以及何种修复方法可以更好的增加残根的抗折裂能力。方法:60颗近期(三个月内)因正畸原因完整拔除的下颌单根前磨牙,平釉牙骨质界处截冠后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按随机分配原则均分为6组,每组10颗。A组:不制备牙本质肩领,镍铬合金金属桩及金属全冠修复。B组:釉牙骨质界下制备1.5mm的牙本质肩领,镍铬合金金属桩核及金属全冠修复。C组:不制备牙本质肩领,Parapost预成金属桩树脂核及金属全冠修复。D组:釉牙骨质界下制备1.5mm的牙本质肩领,Parapost预成金属桩树脂核及金属全冠修复。E组:不制备牙本质肩领,Parapost玻璃纤维桩树脂核及金属全冠修复。F组:釉牙骨质界下制备1.5mm的牙本质肩领,Parapost玻璃纤维桩树脂核及金属全冠修复。将实验用牙齿在冠边缘下2mm的位置用自凝塑料包埋。在电子万能力学试验机(CMT5101)上以1mm/min的速度进行加载测试,作用力方向与牙体长轴成30°角,作用点位于颊尖颊斜面处。记录各牙齿的最大抗折裂载荷及其折裂形式,结果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和卡方检验等进行分析。结果:A组的抗折裂载荷最高,为3.0369±0.3388KN;F组的抗折强度最低,为2.0188±0.3864KN;C组的抗折裂载荷为2.7703±0.3603KN;E组的抗折裂载荷为2.5007±0.5429KN;B组的抗折裂载荷为2.4780±0.5614KN;D组的抗折裂载荷为2.3273±0.4991KN。1.对A、B、C、D、E、F六组之间的抗折裂载荷进行析因分析,结果认为牙本质肩领和桩核材料这两个变量之间没有交互影响,各组的抗折裂载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A、C、E三组进行方差分析,证明三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LSD检验法进行两两比较,A组和E组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但A组与C组间、C组与E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同样对B、D、F三组进行方差分析,三组问没有显著性差异。2.对A组与B组间、C组与D组间以及E组与F组间分别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三对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折裂方式:铸造桩核组和预成金属桩组都出现了相当多的不可修复性折裂,而纤维桩组的这种破坏模式则少得多。提示纤维桩能更好的保护牙根。A组:2颗根中1/3斜折,5颗纵折,3颗为牙颈部折裂。10颗牙均为不可修复性折裂。B组:1颗根尖1/3折裂,2颗根中1/3折裂,3颗牙根纵折,4颗根颈部折裂。10颗牙也均为不可修复性折裂。C组:1颗根中1/3斜折,4颗纵折,3颗牙颈部折裂,2颗为桩或核折裂。其中的可修复性折裂数为2颗。D组:1颗根尖1/3折裂,1颗根中1/3折裂,2颗牙根纵折,3颗根颈部折裂,3颗为桩或核折裂。其中的可修复性折裂数为3颗。E组:4颗根颈部折裂,6颗为桩或核折裂。其中的可修复性例数为6颗。F组:1颗根尖1/3折裂,2颗根颈部折裂,7颗为桩或核折裂位。其中的可修复性例数为7颗。结论:1.在不制备牙本质肩领的情况下,传统的镍镉桩核比纤维桩树脂核能承受更大的咀嚼力量;而玻璃纤维桩树脂核系统在保护剩余牙体组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点。2.当牙体大部分缺损达釉牙骨质界时,通过冠延长术勉强预备牙本质肩领可显著降低桩核修复后牙根的抗折强度。3.无论牙本质肩领预备与否,玻璃纤维桩树脂核系统均表现为可重新修复的破折类型,而传统的镍镉桩核系统及预成金属桩树脂核系统则均表现为不可修复的破折类型,提示玻璃纤维桩能更好的保护牙根。4.预成金属桩树脂核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桩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