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高速冲击焊接异种金属箔板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sz_yd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微电子、医疗器械、电池等产业的迅速发展,与之相关的具有轻、薄、短、小特征的微型材料的连接在微器件制造中的需求日益增加。激光高速冲击焊接工艺在尺度微小、熔点相差较大的异种金属箔板的连接上有显著的优势,因此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本文从实验和数值模拟两个方面研究了激光高速冲击焊接异种金属箔板结合界面微观结构及其形成的机理、复板和基板的结合机理,揭示了高速冲击焊接过程中复板和基板的动态响应。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首先,开展了激光高速冲击焊接Al/Cu实验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EDS)观测和分析了结合界面的微观结构,观测结果显示:激光能量对Al/Cu结合界面的形貌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微波状的结合界面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结合界面,且界面波的波长和振幅沿着焊接的方向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激光能量在1200m J以下时,结合界面处未形成明显的热影响区;当激光能量达到1550mJ时,结合界面处形成局部的熔化层和熔化块。EDS分析显示结合界面处Al元素和Cu元素之间发生了微弱的相互扩散。其次,探究了一种新的激光高速冲击焊接方法,开展了激光高速冲击焊接Ti/Cu实验研究。利用SEM和EDS观测和分析了结合界面的微观结构,观测结果显示:Ti/Cu结合界面为典型的微波状结合界面,而且结合界面处不存在热影响区和金属间化合物等缺陷。同时,当复板的预成形深度一定时,界面波的波长和振幅随着激光能量的增加而增大。EDS分析显示在Ti/Cu结合界面处Ti元素和Cu元素之间未发生明显的相互扩散,且和晶体结构相同的Al/Cu组合相比较,晶体结构不同的Ti/Cu组合更难以发生扩散。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对焊接试样进行了拉伸剪切测试和剥离测试,结果显示:拉伸剪切失效形式和剥离失效形式为结合界面断裂失效和焊点边缘复板断裂失效。此外,金相分析显示结合界面处发生了显著的晶粒细化,进而引起了结合界面处的纳米硬度显著升高。最后,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对激光高速冲击焊接异种金属箔板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发现:SPH方法再现了激光高速冲击焊接过程、碰撞点处冲击射流现象、复板回弹及基板层裂行为。射流主要来源于复板表面一层薄薄的金属,且射流的形成是复板和基板发生固态焊接的一个重要条件。此外,冲击速度和材料的属性对结合界面的形貌有显著的影响。结合界面波是由复板周期性地侵彻基板形成的。焊点中心复板的回弹使得在靠近焊点中心位置的结合界面发生开裂。在复板的高速冲击下,基板发生了层裂。本文的研究为激光高速冲击焊接的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和试验指导。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了一个流程邮件模型并对其原理和实现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普通的邮件系统不具有流程的特性,不能处理多个关联方之间的通信。流程邮件提供的多方认证机制能够对关
目的:探讨眼球创伤的眼部超声表现及眼球超声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眼球创伤病例的超声检查结果及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眼球创伤的眼部超声表现,与手术及
磨削淬硬加工是磨削加工与表面淬火的集成制造技术,具有节能、环保的特征与优势,其应用具有广阔的工程前景。本文基于磨削淬硬加工试验,系统开展了42CrMo钢磨削毛刺形成机理
车间制造执行系统是企业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由于在制造执行系统中强调控制和协调,这就使得现代制造业信息系统不仅有很好的计划系统,而且有使计划落实到实处的执行系统
目前我国化工设备的制造和检验已迈向国际市场,其中必然涉及按国外标准进行设计和制造,制苯反应器的制造就是其中一例。它是年产十万吨制苯装置中的关键设备,是一台直径大、壁厚
学位
中国参与全球物流的机会和程度在逐步增加,但运输方式和运输装备仍然落后,运输市场存在恶性和无序的竞争。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运输行业面临机遇与挑战。半挂
高速串行总线(USB)作为一种新兴的计算机外设总线标准,有着易用、真正的热插拔、高性能和系统造价低廉等优点。随着计算机总线技术的发展,虚拟仪器在性能稳步提高的基础上朝着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管理信息系统已在社会各个行业的广泛应用,大批的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行业不断涌现,许多传统行业也纷纷利用信息技术拓展业务,再造业务流程,使传统行业焕发出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