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tPROPEP是拟南芥有七个成员的基因家族,编码内源短肽激素。AtPROPEP基因家族编码的蛋白质,其C端23个左右的氨基酸短肽意义重大,能够被两个同源激酶受体AtPEPR1和AtPEPR2识别并结合,引起下游反应。然而对于家族各成员的组织表达是否具有特异性并不清楚, 本研究将AtPROPEP1,AtPROPEP2, AtPROPEP3,AtPROPEP4, AtPROPEP5, AtPROPEP6的启动子克隆到双元表达载体pORE R1中β-葡萄糖醛酸酶报告基因(GUS)的上游,形成Promoter AtPROPEP∷GUS融合基因,先前的研究表明在拟南芥中并未发现有AtPROPEP7的转录产物。通过农杆菌侵染拟南芥野生型花序,多代筛选,获得稳定表达此融合基因的拟南芥T3转基因种子。通过β-葡萄糖苷酸酶活性的组织化学染色法,对这些来自T3转基因幼苗进行了分析,发现AtPROPEP1和AtPROPEP4主要在根尖表达,AtPROPEP2,AtPROPEP3和AtPROPEP6在叶片和根中均表达,AtPROPEP5只在叶片表达。分别用茉莉酸(jasmonic acid,JA),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处理后再进行上述β-葡萄糖苷酸酶活性的组织化学染色,发现JA促进AtPROPEP2,AtPROPEP3的表达,SA促进AtPROPEP1,AtPROPEP2,AtPROPEP3和AtPROPEP4的表达,两者都抑制AtPROPEP6的表达。除此之外,我们还进行的过量表达的研究,分别将AtPROPEP3,AtPROPEP4编码序列克隆到双元表达载体pRI101中35S启动子的下游,形成35S∷AtPROPEP3,35S∷AtPROPEP4融合基因。通过上述方法获得稳定表达此融合基因的拟南芥T3转基因种子。我们对比拟南芥野生型Col-0与上述转基因植株在MQA培养基上的表型,发现转基因植株的根比Col-0的长。本实验揭示了AtPROPEP基因家族六个成员的组织表达存在特异性,并且各成员对JA和SA有的不同响应,另外本研究还发现了AtPROPEP3,AtPROPEP4对于拟南芥根的生长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