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秀女”制度是满族皇室为了自身需要及八旗管理所制定的,为皇室在八旗和内务府三旗定期挑选未婚女子的制度。清代“选秀女”分为两个系统,即每三年一次选看八旗秀女,每年一次选看内务府三旗女子。所选八旗“秀女”是为了充实内廷或为皇子皇孙指婚,所选内务府“秀女”又称为“宫女”,目的是供内廷使役。选看范围随时间推移有所变化,但也基本涵盖了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世代服役的家奴。这一制度自顺治年间沿用至清末,历经二百余年,给旗人社会在婚姻、经济、礼俗等各个方面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利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馆藏档案、史书文献,在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运用历史学的分析、统计、比较的方法,对“选秀女”制度再研究。全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简要介绍前人研究成果及八旗人丁的管理。第二章利用光绪年间相关档案,了解光绪年间选八旗秀女的状况,以点带面,再对清朝选秀女的程序、范围进行分析。第三章主要介绍内务府三旗秀女的选阅的情况,并依据内务府相关档案,了解宫女被选入宫及宫女出宫的相关状况。第四章根据以上三章的叙述,分析“选秀女”制度对旗人社会的影响。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可知,“选秀女”制度与清朝最重要的八旗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选秀女”是在八旗制度下运行的,反之又影响了八旗制度甚至清朝的统治,所以,对“选秀女”制度进行研究,不仅仅是在于认识一种制度,而更在于探讨满族社会的社会状况。通过梳理选秀女制度的演变及变化原因,了解选秀女对旗人社会的影响,为进一步分析八旗制度、旗人社会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