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产科疾病,是造成奶牛不孕症的主要疾病之一,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了具大经济损失和生产影响。目前,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办法较多,方法各异,治疗效果也不尽一致。但随着细菌耐药性增加和药物残留等问题出现,利用中草药制剂对奶牛子宫内膜炎进行预防和治疗成为各种治疗方法的首选。为了进一步了解临沂地区规模化奶牛场子宫内膜炎的发病情况和规律,掌握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致病菌的情况,探讨使用复方中草药制剂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用药途径及对患病奶牛免疫性能的影响,本课题对临沂市四个大型奶牛场的患病奶牛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发现:临沂地区规模化奶牛场的奶牛发病率较高,在经产仔奶牛中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高达22.5%。并且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p<0.05)和胎次间的差异性(p<0.01)。全年中以夏季7、8月份和冬季1、2月份的发病率较高,占全年发病率的37.69%。不同胎次的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随胎次的增加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而且不同场际间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因患奶牛子宫内膜炎而导致延迟受胎的情期数平均可达1.57个,延迟受胎天数达32.87d。通过对临床确诊的患病奶牛进行细菌分离和鉴定,并进行中药和西药的体外抑菌试验发现:引起临沂市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致病菌主要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中间葡萄球菌、洛菲氏不动杆菌、溶血不动杆菌、β-溶血链球菌、聚团肠杆菌、嗜麦芽寡源单胞菌和解脲棒状杆菌9种致病菌。其中以中间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聚团肠杆菌和嗜麦芽寡源单胞菌四种菌为主要的致病菌,占致病菌总数的71.43%,极显著高于其他致病菌的数量(p<0.01)。在患病牛只中以单一致病菌感染为主,由单一病原菌感染致病所占比例为70%,极显著高于由两种或三种致病菌共同感染的情况(p<0.01)。在患病牛只中主要以革兰氏阳性菌感染为主,从患病牛只中所分离的革兰氏阳性菌的数量占55.64%(p<0.05)。导致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致病菌以兼性菌和厌氧菌为主,其中以兼性菌最多(p<0.01)。经过体外抑菌试验发现所有致病菌对抗生素具有普遍的耐药性,其中对青霉素的耐药菌株高达87.78%(p<0.01),对克林霉素和阿米卡星的耐药菌株占55.56%的比例(p<0.01)。而本试验利用大青叶、大黄、明矾、益母草、红花、柴胡、苦参、蛇床子、甘草9味中草药组方,并经煎制制取的复方中草药奶牛子宫灌注液对所有致病菌具有较好抑菌效果,显著优于复方中草药内服制剂(p<0.05)。经临床治疗试验发现以复方中草药子宫灌注液制剂的临床治疗效果最好,有效率100%,治愈率为80%,经方差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复方中草药内服制剂(p<0.05),极显著地优于其他方剂(p<0.01)。并可显著提高患病奶牛的免疫力,使患病奶牛的淋巴细胞刺激指数和中性粒细胞的吞噬率分别提高了39.58%和1.98%,其对患病奶牛免疫性能的提高效果极显著优于单味中草药黄连制剂和0.1%碘制剂的使用效果(p<0.01)。本复方中草药子宫灌注液制剂与复方内服中草药制剂比较,对患病奶牛免疫性能的影响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