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_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根据西臧土壤普查汇总的16个土类168个剖面676层土样的分析资料,研究西藏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如下: 1.西藏高山土壤(占总面积的82.6%)有机质积累的变化,反映青藏高原土壤有机质的水平地带性分布。从西藏东南部向西北部,随气候从湿润半湿润型向半干旱、干旱型转变,植被从草甸型,向草原型、荒漠型转变,土壤有机质积累急剧减少。按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高山草甸型的黑毡土和草毡土(96~130 g·kg-1)>>高山草原型的冷钙土和寒钙土(40~49 g·kg-1)>高山荒漠型的冷漠土(6 g·kg-1)。同时藏东南地区土壤有机质的垂直地带分布亦表现明显:湿润山地的森林土壤,从基带黄壤向上依次为黄棕壤→棕壤→暗棕壤和灰化土,土壤有机质含量呈升高趋势,暗棕壤和灰化土最高,但越过森林线至黑毡土→草毡土,有机质又开始降低,直至高山冰缘地带的寒冻土降至最低。在干旱河谷灌丛草原植被下的褐土和冷棕钙土,其有机质含量明显低于湿润森林型土壤,但位于褐土之上的灰褐土及冷棕钙土之上的冷钙土和寒钙土,有机质又有所增加。总之,西藏土壤有机质的垂直地带分布,表现出较为复杂的情况。 2.土壤活性腐殖质(1molL-1 NaOH提取部分)即游离松结态腐殖质,因土壤而异。其提取率(提取C占有机质C总量%):酸性土(高山草甸型和湿润森林型土壤)高于以钙质土为主的碱性土。土壤腐殖质组成:HA/FA大多小于1.0,即一般以富里酸(FA)为主。高山草甸型和草原型土壤腐殖质的HA/FA,明显低于植被与之类似的东北黑土和栗钙土,反映西藏高寒条件不利于胡敏酸(HA)的形成;高山草甸型和草原型土壤胡敏酸的光学性质E4/E6也小于东北黑土和栗钙土,还表明,西藏高寒的环境下也不利于胡敏酸分子中芳香环的缩合度、芳构化程度和分子量的提高。 3.土壤全氮量与有机质含量呈极好的线性正相关(r=0.940**,n=685),因此西藏土壤全氮的空间分布与有机质分布的趋势一致。而土壤碱解氮又与全氮呈高度正相关(决定系数r2≈0.9),表明土壤全氮量是其碱解氮的基本决定因素。同时,大部分的土壤碱解氮与活性腐殖质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胡敏素”的相关性不显著,显示碱解氮主要来源于土壤有机质中的活性腐殖质部分。土壤有机质的C/N是其腐殖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西藏土壤有机质的C/N高,即其腐殖化程度低,这是高寒湿润地区土壤有机质积累的重要特点,因此土壤碱解氮与有机质C/N呈极显著负相关(r13.2=-0.219**,n=595),说明有机质的腐殖化程度低不利于有机氮的矿化。 4.西藏土壤全磷水平普遍较高,主要与母质含磷量有关,但一般土壤表层的全磷高于母质层,说明土壤磷普遍存在表聚现象。土壤全磷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一0.431’*,n二465),这表明,土壤磷的表聚是“生物表聚”,即有机质积累是土壤全磷除母质全磷以外的又一重要影响因素。土壤全磷与母质磷和有机质的决定系数为0.701。 土壤速效磷在面积较大的高山草原型土壤和草毡土等土壤中含量低或仅达中等水平,黑毡土和森林型土壤速效磷含量丰富。一般土壤表层的速效磷高于底层,这是由于土壤有机质和全磷一般表层高于底层,因此在统计上大部分土壤的速效磷与全磷、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但前者的真实性尚待进一步研究。土壤速效磷含量受pH的制约,统计分析表明,多数土壤在pH6一7范围内速效磷含量最高。 5.西藏土壤全钾含量普遍较丰富,主要原因是成土母质富钾,成土母质富钾的原因又主要与其风化淋溶程度低有关。一般土壤表层的全钾量低于母质层全钾量,全钾与有机质呈极显著负相关(:=一0.326*,,n=465),表明土壤有机质对矿物钾存在“稀释效应”,这在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同时在钙质土中,CaCO:对钾也有“稀释效应”(r一23=一0 .262,‘,n=463)。 西藏大多数土壤类型表层速效钾(K)的平均值在10omg·kg一,以上,高者达20omg·kg一’以上,反映绝大部分土壤的供钾水平高。土壤速效钾以交换性钾为主,因此主要决定于阳离子交换量(cEc,:二0.547*,,n一385),进而与阳离子交换量的基本载体—有机质(腐殖质)和粘粒密切相关。但西藏土壤速效钾主要决定于有机质(腐殖质)(:123=0.515‘’,n=463),因此,土壤速效钾的剖面变化与全钾相反,一般是表土(腐殖质)层的速效钾明显多于底土(母质)层。而速效钾与粘粒的关系只在少数几类土壤中刁‘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同时在富含有机质的酸性土中,速效钾亦受盐基饱和度的影响。
其他文献
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锌与氮、钾配施对烟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锌与氮、钾配施对烟草整个生育期中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硝酸还原酶、蔗糖转化酶、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的影响。进而通过分析揭示了三者配施效应及其产生效应的实质,同时,得出了烟草适产、优质、高效的施肥处理组合。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盆栽条件下,适宜锌与氮、钾配施能显著增加烟草叶绿素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硝酸还原
化感作用是自然界存在的普遍现象,是指植物通过向环境释放化感物质,从而对临近植物(含微生物)生长发育产生有利或者不利影响的化学生态现象。利用植物的化感物质替代部分化学
随着我国设施农业的不断发展,连作障碍越来越突出。黄瓜作为设施蔬菜主要品种之一,近年来其连作障碍的发生机制及其防治措施受到学者们较广泛的关注,已有的研究表明,土壤微生物区
本文采用不同磁场强度和磁处理时间处理棕壤和纯菌株后,进行室内恒温恒湿培养,研究了磁场对棕壤固氮菌与根瘤菌数量的影响,并且通过室外的回接实验进一步验证磁处理对根瘤菌和固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BC,BN)和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Soluble organic carbon or nitrogen, SOC, SON )是土壤有机质中最为活跃的组分,属土壤中活性有机碳、氮。其中土壤微生
以从四川和重庆的紫色土中分离获得的38株硅酸盐细菌为研究材料,采用RAPD、BOX-PCR、16S rRNA PCR-RFLP、代表菌株16S rRNA序列分析等方法研究其遗传多样性,确定了其系统发育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