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广西汉、壮、瑶族部分年龄组中小学生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3, IGFBP-3)水平、年增长值及其与儿童生长发育水平、速度的关系;掌握不同年龄、性别及民族之间IGF-1、IGFBP-3以及生长发育指标的变化趋势及差异,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广西合浦县汉族、武鸣县壮族、恭城县瑶族的933名7、10、13岁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纵向调查方法,从2013年追踪至2014年,每年的4-6月进行现场调研。现场调查项目包括形态指标、性发育指标两部分,形态指标包括身高、坐高、体重、胸围、上臂(肱三头肌部)皮褶厚度、肩胛下角部皮褶厚度6项;性发育指标有男生的睾丸容积、生殖器发育分期、是否有胡须、是否变声、是否有喉结、是否遗精6项,女生的乳房发育分期、阴毛发育分期、是否月经初潮3项;实验室检测项目为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IGF-1、IGFBP-3水平。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1)对各项指标进行统计描述,计算各计量指标的年增长值、年增长率,并比较它们在年龄、性别、民族之间的差异。(2)将身高作为因变量,IGFs为自变量做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3)以IGFs作为因变量,各生长发育指标水平、速度为自变量做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形态发育速度研究样本的发育水平男生高于女生,壮族最高而瑶族最低。以身高为例,7、8、10、11、13、14组男生的身高平均数依次为122.03cm,127.59cm, 138.28cm,144.60cm,155.02cm,161.22cm,女生依次为121.55cm,127.27cm,138.11cm,145.06cm,152.71cm,155.07cmo与上一年度相比,7岁男生的身高平均增幅为5.46cm,7岁女生为5.82cm,10岁组男女生的增幅加大,13岁组与10岁组相比,男生的身高增幅不变,女生则降至2.24cm。2营养状况的变化与2013年的营养状况分布相似,2014年生长迟滞的平均检出率为4.72%,瑶族最高,占9.63%,壮族最低,占0.91%。消瘦检出率汉族男生最高而壮族最低,超重、肥胖率壮族男生远高于其它组别,女生未见民族间差异。3性发育状况壮族女生的乳房发育水平高于汉、瑶族,14岁时有75.5%的壮族女生乳房发育达到Ⅳ期,而汉、瑶族女生发育水平多分布在Ⅲ期,其次是Ⅳ期;男生的外生殖器发育水平11岁时汉族学生的发育最好,Ⅱ期及以上者占64%,而瑶族仅占6.5%。13、14岁组壮族男生的发育水平最高,14岁组有48.8%的学生发育已达成人水平,而瑶族则主要集中Ⅱ期,且32.1%的男生仍尚未发育。4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变化(1)IGF-1:研究样本7、8、10、11、13、14岁组的平均浓度依次为140.26μg/L,126.73μg/L,132.50μg/L,126.53μg/L,170.30μg/L, 145.31μg/L, IGF-1的年增长值平均为-19.67 μ g/L,67.9%的学生血清IGF-1呈现负增长。(2)IGFBP-3:总样本7、8、10、11、13、14岁组的平均浓度依次为45.60μg/L,53.09μg/L,58.22μg/L,53.98μg/L,51.63μg/L,60.89 μg/L, IGFBP-3的年增长值为-17.29 μ g/L,73.1%的学生血清IGFBP-3呈负增长。5血清IGF-1、IGFBP-3的影响因素(1)IGF-1水平与体重、肩胛皮褶的增幅以及女生的阴毛发育分期有关,R2=0.695,与身高、男生的性发育关系不密切。(2)IGF-I增长值与肩胛皮褶的增幅有关,R2=0.5(3) IGFBP-3水平与体重、肩胛皮褶的增幅以及女生的阴毛发育分期、男生的生殖器发育分期、遗精有关,与身高无关,.R。=0.694。(4) IGFBP-3年增长值与体重增幅,坐高增幅有关,R2=0.481。[结论]壮族学生的生长发育状况高于瑶族;血清IGF-1、IGFBP-3的年增长值多为负增长;血清IGF-1、IGFBP-3与体重、性发育指标的密切程度较高,与身高的密切程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