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下,许多国家和地区为免于被边陲化径相发展自由贸易区﹙FTZ﹚,除了吸引厂商进驻带动整体经济发展外,也有利于国内企业的全球布局,故自由贸易区的兴建可谓因应快进变动的国际经济情势的全球趋势。海峡两岸(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虽因政治情势分隔采取不同的政治体制,不过一直以来的渊源相当深厚,尤其是在经经贸易的交流上相当频繁,在面对国际竞争和全球化的风潮,两岸不约而同选择了积极发展自由贸易区,达到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本论文透过对两岸自由贸易区法制建设的论述,除了了解彼此在自由贸易区政策取向和法制发展,也是为了相互学习和借鉴成功的经验,以期探讨两地是否有进一步合作的可能。由于两岸自由贸易区相当众多,为免模糊焦点,选择了最具代表性的地点高雄自由贸易港区﹙TaiwanKaohsiung Free Trade Harbor Zone﹚以及上海外高桥保税区﹙ShanghaiWaigaoqiao Free Trade Zone﹚作为探讨对象。本论文整理综合了相关的研究讨论文献,以文献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主要针对两岸自由贸易区法制建设部分,取样高雄自由贸易港区以及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做比较分析研究。针对两地的相关比较研究发现台湾地区的立法层级详实,符合法律原则依法行政,易于遵循,而中国大陆立法层级不严谨,但法规弹性易贴近实务状况;反过来说,台湾地区立法,修法不易,会使实务发生变动时,应对不足,而中国大陆由于缺乏专法,各地各行其政,于厂商选择区位时产生困扰。而本论文也对两岸自由贸易区的未来展望都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台湾地区应该注意自由贸易区的设置申请不应浮滥、瓜分资源,而中国大陆应该尽快订明专门法,统合所有法规,不使法律依循紊乱,并且任由地方解释疑虑产生;最后希望透过自由贸易区的合作分工,期望达到互惠双赢,并肩前进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