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zat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财政支出,既是实现国家公共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又是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自我国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来,我国各级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规模逐年增大,但是我国总体及各地区的公共财政投入产出效益表现差异较大,公共财政支出效率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地方政府不容回避的事实。评价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效率并研究其影响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政府公共服务型职能的转变,有利于我国公共政策和区域政策的制定。本文侧重研究我国不同地区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效率的差异性及政策影响因素,具体实证研究中,本文在分析我国不同地区公共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的基础上,以我国28个省级地方政府1995年~2009年的公共财政投入产出数据为样本,采用DEA-Malmquist法对我国总体及不同地区的公共财政支出效率进行了评估,并进一步分析了公共财政支出效率的地区差异性及变化原因。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不同地区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效率差异明显,其中:中部地区公共财政支出的高效得益于其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处于地区高水平的双因素贡献;东部地区出现了纯技术效率在各地区中最高,规模效率在各地区中最低的“一高一低”的严重分化现象,这制约了东部地区公共财政支出效率的提升;而西部地区由于纯技术效率各地区中最低且规模效率也相对不高的特点导致西部地区公共财政支出效率在我国三大地区中处于最低水平。另外,政府规模与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效率显著负相关,人口密度、市场化程度与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效率显著正相关,私人投资、人均GDP对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效率具有正效应。公共财政政策有助于公共财政支出效率的提高并缩小了东、中、西三个地区之间的效率差距,但是这种公共财政支出效率差距的缩小可能是西部地区效率提高,东部地区效率下降的结果。综合全文来看,本文从内部效率分解和政策因素两个角度解释了2003年以来地区公共财政支出效率变化的原因。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提高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效率的相关建议,包括转变政府职能,制定有针对性的区域公共财政政策和加强配套的体制机制支撑三个方面的内容。最后,本文做出了进一步研究展望。相信本文的研究将对我国下一阶段的公共财政改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高校课程教学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使高校教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该文从分析"数据结构"课程教学现状和翻转课堂的概念入手,探究如何在高校数据结构课堂
当前,全国正在积极推进数字校园建设,数字校园作为教育信息化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被赋予了"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打破部门之间信息壁垒、为教育教学提供优质服务"的重任。然而
宗教与语言看似属于两个不同领域,但天然不可分割。宗教通过语言传达教义、学说和理论,宗教不仅对语言本体产生深远影响,也对语言的传播产生作用。不仅在早期殖民时期,即使在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仅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还有利于社会的和谐,每一个企业应该义不容辞的承担起社会责任。现阶段,很多企业在利益的驱动下,不惜牺牲公众和社会的利益,如拖欠员工工
目的评价内科胸腔镜对不明病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3年6月548例不明病因胸腔积液患者的胸腔镜检查的确诊率、并发症和未确诊患者的转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目前死亡率和致残率均居于各疾病首位的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其发病机制复杂,尚不明确,在临床上暂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鉴于此,探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针对目前广泛使用的最低比特位(LSB)信息隐藏算法容易被基于统计检测的隐写分析方法如RS分析或X2分析等检测出来,提出一种新型的LSB隐写算法,能有效地抵抗基于统计检测的隐写
党和政府一直以来,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并把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党和政府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经济思想继承和发展,把这一思想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为了不折不扣地执行,让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发挥应有作用。由于事业单位特有的性质,长期以来对内部控制制度不甚重视,因而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
首先介绍了常规10kV线路综合线损率,进而通过对某条10kV线路综合线损率异常案例的分析,提出了以天、小时为单位对该条馈线进行线损分析的新方法。实践证明,新方法能够有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