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动机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产生了丰富的理论。动机一直是教育心理学领域关注的重点话题。作为动机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Eccles等人的期望-价值理论认为,个体在任务中的选择、坚持性和表现不仅是受到个体真实能力的影响,还可以通过两个因素来解释,即个体对于自己能在多大程度上完成好任务的信念和他们对于任务所赋予的价值程度如何。基于该理论,国外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但在我国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中学生的期望-价值信念。本研究首先基于Eccles的期望价值理论内容,对其《儿童在数学领域的自我和任务知觉量表》进行修订,得到了信度和效度较为良好的中学生数学学习期望-价值信念问卷,并采用该问卷展开调查,以探讨中学生在数学领域的期望-价值信念,并分析了中学生的期望-价值信念在性别、年级上的差异以及其对数学学业成绩的预测分析等。本研究还采用Pintrich等人《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量表》中的学习策略分量表调查了高中生的数学学习策略,进而探讨了数学学习期望-价值信念对数学学习策略的预测分析,以及学习策略对数学学业成绩的预测等等。研究一是对Eccles等人的《儿童在数学领域的自我和任务知觉量表》的修订,修订后的《中学生数学学习期望与价值问卷》包括六个维度,分别是能力期望、需要的努力、内在价值、成就价值、效用价值和代价,该问卷信度和效度指标良好,可以作为中学生数学学习期望和价值信念的测量工具。研究二使用研究一所修订后的问卷对中学生进行施测,研究结果发现,中学生在数学领域具有良好的期望-价值信念,期望与成就价值、内在价值和效用价值呈正相关关系,与代价呈负相关。在积极的价值信念方面,学生认同最多的是成就价值,其次是效用价值,最后是内在价值。在性别差异方面,男生和女生在数学学习期望信念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价值信念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数学学习期望-价值各维度上,初中生和高中生存在显著差异。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中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期望、成就价值、代价和效用价值可以显著预测数学学业成绩;能力期望、内在价值、成就价值和效用价值可以显著预测数学学习策略。在学习策略调查中发现,高中生使用最多的是努力度调节策略,使用最少的是同伴学习策略。批判性思维策略、时间/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和努力度调节策略可以显著预测数学学业成绩。在研究二的量化研究基础上,研究三采用了访谈法进行了质性研究的补充。访谈后发现,初中生比高中生在数学学习方面表现出更多的内在价值,高中生比初中生更多地认为数学学习需要付出较多的代价,初中生表现出更多的关于目前实际生活的效用价值,高中生表现出更多的对于未来目标的效用价值,初中生和高中生均非常认同数学学习的成就价值并且均表示会非常努力地学习,初中生和高中生的期望和价值信念整体而言均处于中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