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传播视角下的国际汉语教师培养定位研究

来源 :湖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emailtol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汉语师资的培养问题是关乎我国“汉语国际推广事业”成败的核心问题之一。厘清国际汉语教师应具备的能力,明确其培养目标,是开展一切教师培训与培养的前提,是整个教师培养体系建立的逻辑起点,对建设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队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文化传播的视角,对处于文化传播主体地位的国际汉语教师的传播特征、传播环境、应具备的能力进行分析和探讨,具体结合其自身的传播特点,复合性较强的语言文化传播活动,复杂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从而寻求一种更符合实际的体系化的立体研究思路,使我们更加清晰、更加准确的把握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定位,为探索行之有效的培养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认为,国际汉语教师是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历史发展的产物,其履行职能,进行各种推广实践活动是一个文化传播的过程。在目前由“对外汉语教学”向“汉语国际推广”深化发展的背景下,其语言文化传播活动中的诸多要素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并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如语言和文化兼容的传播内容、丰富多样的传播媒介。国际汉语教师自身也发生较大的变化,如群体规模、整体素质、以及个性差异等。面对这些变化和特点,基于文化传播视角下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定位应以满足国际社会的普遍需求为导向,以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为原则,以提升语言文化传播有效性为目标。鉴于此,本文将关于国际汉语教师培养定位问题的研究置于其主要从事的语言文化教学、文化传播、跨文化人际交往三大实践活动中,根据对每一实践活动传播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国际汉语教师在不同实践活动中的应备能力和培养目标。这些能力包括在语言文化教学活动中的掌握学习者文化需求的能力、遵循异质文化间的组织规范的能力、吸纳当地社会文化环境相关信息的能力、形成教师自身个性与风格的能力,在文化推广活动中的媒介素养能力和媒介掌控能力,在跨文化人际交往中的个人形象建构能力和文化背景适应能力。
其他文献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和乌鲁木齐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新疆特色餐饮业发展政策措施和实施意见》,乌鲁木齐市商务主管部门以实施国家钻级酒家评定为抓手,推进全市餐饮企业实行标准化管理和规范化服务进程。从而加快了餐饮业提档升级,培养了餐饮企业品牌意识,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温馨舒适和安全放心的就餐环境,引领全市餐饮业积极探索一条以区域民族特色菜品为主,博采各家菜点所长、具有浓郁风格的先进菜系的发展
用一清胶囊和阿昔洛韦对比治疗生殖器疱疹,效果良好.
在信用评估问题的研究中,决策树生成的规则便于决策者理解和应用。本文采用GMDH输入输出模型先挑选中对结果影响较重要的属性,然后再用决策树进行分类。通过研究,取得了良好的分
以Cr6+为基础的铬酸盐钝化由于具有毒性,不利于环保,其应用在国内外已逐渐受到限制。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种无铬钝化工艺能完全替代铬酸盐钝化,因此寻找一种可以代替铬酸盐钝
当今时代,企业发展对于人力资源力量的借重日益增加,结合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做好其管理工作,是目前我国众多企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在新时期,人力资源生态这一理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也是十分复杂的有机体,要使城市平稳的运行和发展,就需要对其进行管理。城市管理的内容涉及许多领域,各个管理领域的地位、作用与方法也不尽相同。城市
在城市交通拥挤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在改善城市交通问题的研究中,配台交通规划,采用微观交通工程设计分析技术和微观交通仿真技术对交通拥挤问题进行设计、分析和仿真研究,
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治平篇》一文,有一条注解,内容如下:[治平至百余年]社会安定达到一百多年之久。康熙、乾隆、雍正三朝共一百多年,局面较为稳定,这句话就是指这个情况的
为提高智能语音情感识别系统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特征表征的语音情感识别模型。该卷积模型以Lenet-5模型为基础,增加了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