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欢解郁方抗抑郁症的药效学研究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ng16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筛选藜欢解郁方抗抑郁作用的最佳提取方法、最优处方及研究其抗抑郁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通过急性毒性试验,初探藜欢解郁方的毒性。  方法:1.藜欢解郁方抗抑郁作用最佳提取方法的筛选。采用小鼠强迫游泳实验、旷场实验、拮抗利血平所致体温降低实验等药效学试验,分别对水提法、醇提法、水提加醇提法进行考察,筛选出藜欢解郁方抗抑郁作用的最佳提取方法。2.藜欢解郁方抗抑郁最优处方的筛选。采用小鼠强迫游泳实验、旷场实验、拮抗利血平所致体温降低实验等药效学试验,分别对处方1、处方2、原处方进行平行研究,筛选出藜欢解郁方抗抑郁最优组方。3.藜欢解郁方抗抑郁作用实验。①采用小鼠强迫游泳实验、旷场实验、拮抗利血平所致体温降低实验等药效学试验,观察藜欢解郁方对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旷场自主活动行为以及注射利血平所致体温下降的影响;②采用大鼠强迫游泳实验,以大鼠体重变化量为指标,观察藜欢解郁方对慢性应激性刺激大鼠的抗抑郁作用。4.藜欢解郁方抗抑郁作用机制的研究。①运用慢性应激性刺激加孤养法造成大鼠抑郁模型,用酶联免疫法吸附法(ELISA法)观察藜欢解郁方对大鼠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及皮质酮(CORT)含量的影响;②运用慢性应激性刺激加孤养法造成大鼠抑郁模型,用蛋白质印迹法观察藜欢解郁方对大鼠脑内海马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5.藜欢解郁方的急性毒性实验。通过测定小鼠的最大给药量(MTD),初探藜欢解郁方的毒性大小。  结果:1.小鼠强迫游泳实验表明,藜欢解郁方水提物组与模型组比较能明显缩短小鼠不动时间(P<0.05或P<0.01);拮抗利血平所致体温降低实验表明,水提物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旷场实验表明各组间小鼠自主活动无显著性差异(P>0.05)。2.在小鼠强迫游泳实验表明,处方2组与模型组比较能明显缩短小鼠不动时间(P<0.05或P<0.01;拮抗利血平所致体温降低实验表明,处方2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旷场实验表明各组间小鼠自主活动无显著性差异(P>0.05)。3.在小鼠强迫游泳实验表明,藜欢解郁方高、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能明显缩短小鼠不动时间(P<0.05或P<0.01);拮抗利血平所致体温降低实验表明,藜欢解郁方高、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旷场实验表明各组间小鼠自主活动无显著性差异(P>0.05)。4.大鼠强迫游泳试验表明,与模型组比较,藜欢解郁方低、高剂量组能明显缩短大鼠不动时间(P<0.05或P<0.01),藜欢解郁方低、高剂量组大鼠体重显著增加(P<0.05或P<0.01)。5.藜欢解郁方低、高剂量组能升高抑郁大鼠血清中NE、DA、5-HT的含量及脑内海马BDNF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血清中CORT的含量。6.藜欢解郁方的MTD为20g/kg(相当于400g原药材/kg),为临床成人日用量的343倍。  结论:1.水提法为藜欢解郁方抗抑郁的最佳提取方法。2.处方2为藜欢解郁方抗抑郁的最优处方。3藜欢解郁方有抗抑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单胺类神经递质功能,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提高脑内海马BDNF的表达水平,升高5-HT含量,保护5-HT能神经元功能等途径发挥抗抑郁作用。4.藜欢解郁方的毒性较低。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近年来,具有多样生物活性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常被用于设计、开发为新药。钒化合物由于具有类胰岛素及抗菌、抗炎等生物活性,特别是其抗癌活性的发现,使之成为了当前化学合成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配合物的绝大多数生物活性与它们对DNA的键合或断裂作用的功能有直接关系,因此要进一步研究钒配合物的抗癌活性,就很有必要从钒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关系入手。另外,希夫碱由于具有潜在的抗菌、抗疟和抗癌活性而被广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