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Ⅰ a期、首诊Ⅳ期胃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总结影响首诊Ⅳ期胃癌未获早期诊断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提高Ⅰa期胃癌的诊断水平提供思路。方法:本研究是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9月-2017年12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胃肠外科、肿瘤科、体检中心经胃镜及病理确诊的新发胃癌患者106例,其中Ⅰa期胃癌患者45例,Ⅳ期胃癌患者61例,制定表格,参阅相关文献资料中有关胃癌诊断影响因素的指标,分别详细统计Ⅰ a期及Ⅳ期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消化不良症状、既往就诊医院的等级、既往治疗情况、既往胃镜及钡餐检查情况、家族史、吸烟、饮酒、高血压、胃癌分化程度及部位、健康素养、文化程度、医学背景情况、早期胃癌筛查(胃蛋白酶原、胃泌素及幽门螺杆菌抗体联合检测)情况、进行放大加染色胃镜检查情况、可疑病变连续切片病理观察情况等指标,对以上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结果得出首诊Ⅳ期胃癌未获早期诊断的相关因素。结果:Ⅳ期胃癌患者男性46例(75.4%),女性15例(24.6%),男:女=3.07:1;Ⅰa期胃癌患者男性33例(73.3%),女性12例(26.7%),男:女=2.75:1。Ⅳ期胃癌与Ⅰa期胃癌患者在性别构成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9,P=0.808);Ⅳ期胃癌与Ⅰa期胃癌患者在平均发病年龄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01,P=0.549);Ⅳ期胃癌与Ⅰa期胃癌患者在年龄分层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1,P=0.821);Ⅳ期胃癌与Ⅰa期胃癌患者在既往常规胃镜检查方面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2.201,P=0.000);Ⅳ期胃癌与Ⅰa期胃癌患者在放大加染色胃镜检查情况方面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χ2=30.523,P=0.000);Ⅳ期胃癌与Ⅰa期胃癌患者在早期筛查方面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χ2=48.400,P=0.000);Ⅳ期胃癌与Ⅰa期胃癌患者在可疑病变连续切片病理观察方面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χ2=60.010,P=0.000)。Ⅳ期胃癌与Ⅰa期胃癌患者在胃癌发生部位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χ2=20.529,P= 0.000);Ⅳ期胃癌与Ⅰ a期胃癌患者在胃癌分化程度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χ2=77.712,P=0.000);Ⅳ期胃癌与Ⅰa期胃癌患者在既往诊疗方面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χ2=21.053,P=0.000);Ⅳ期胃癌与Ⅰa期胃癌患者在既往就诊医院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7.880,P=0.000);Ⅳ期胃癌与Ⅰa期胃癌患者在胃癌家族史方面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3.368,P=0.000);Ⅳ期胃癌与Ⅰa期胃癌患者在饮酒方面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χ2=30.613,P=0.000);Ⅳ期胃癌与Ⅰ a期患者在健康素养方面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9.876,P=0.000);Ⅳ期胃癌与Ⅰ a期胃癌患者在文化程度方面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χ2=26.605,P=0.000);Ⅳ期胃癌与Ⅰa期胃癌患者在医学背景方面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χ2=27.997,P=0.000);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得出结果,胃镜钡餐检查情况、既往诊疗情况、就诊医院水平、健康素养、分化程度、医学背景、胃癌部位、血清联合检测早期筛查、放大加染色胃镜检查、可疑病变连续切片病理观察,它们的OR值均>1,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看出它们是影响首诊Ⅳ期胃癌未获早期诊断的相关因素。结论:(1)从医生方面来看,在一些级别较低医院对患者未行“PG、HP抗体、G-17血清联合等”早期筛查、未做放大加染色精准胃镜检查及联合病理科行可疑病变连续切片病理观察,是影响首诊ⅠⅣ期胃癌未获早期诊断的相关因素;(2)本研究中Ⅳ期胃癌多属于低分化胃癌,多位于贲门及胃体部,区别于好发部位胃窦部,医生在既往检查时可能对这些部位未能引起足够重视,造成了一定漏诊,影响了Ⅳ期胃癌的早期诊断;同时这些部位可能具有特殊的生物学特性,需要进一步探讨;(3)从患者方面来看,患者健康素养较低,无良好的医学背景,对胃癌相关知识缺乏了解,对一些消化不良症状既往未积极进行诊疗,也是影响首诊Ⅳ期胃癌未获早期诊断的相关因素;(4)要提高本组首诊Ⅳ期胃癌的早期诊断率,筛查年龄需前移,建议不高于4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