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耳叶水苋在稻田的危害日趋严重,苄嘧磺隆的防治效果越来越差。该草对ALS抑制剂类除草剂的交互抗性水平国内外未见报道。本论文测定不同耳叶水苋生物型对4种ALS抑制剂的交互抗性,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了耳叶水苋的抗性分子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盆栽法测定结果表明,苄嘧磺隆对五种耳叶水苋生物型HZ001(浙江)、NB0143-05(浙江)、JX110(浙江)、JS039(江苏)、AH014(安徽)的鲜重抑制50%剂量(ED50值)分别为0.18、3.16、12.20、8.02和1.50gai/ha,生物型NB0143-05、JX110、JS039、AH014对苄嘧磺隆的抗性指数分别为44.63、67.90、17.59和8.37。五氟磺草胺、双草醚、咪唑乙烟酸对敏感生物型HZ001的ED50值分别为0.16、0.19和0.24,NB0143-05、JX110、JS039、AH014等四种生物型对五氟磺草胺的抗性指数分别为5.43、4.96、3.73和4.55,对双草醚的抗性指数分别为4.60、5.05、2.17和3.63,对咪唑乙烟酸的抗性水平分别为6.45、2.60、4.16和1.96。这表明,浙江、江苏和安徽的NB0143-05、JX110、JS039、AH014四种耳叶水苋生物型对苄嘧磺隆产生了中高水平抗性,且对三唑嘧啶类除草剂五氟磺草胺都产生了低水平交互抗性;对于嘧啶硫代苯甲酸酯类的双草醚,NB0143-05、JX110和AH014产生了低水平交互抗性;NB0143-05和JS039产生了低水平交互抗性。这是国内外耳叶水苋抗苄嘧磺隆生物型对其他ALS抑制剂交互抗性的首次报道。2、本研究获得浙江、江苏省稻田HZ001,NB0143-05,JS039和JX110四种耳叶水苋生物型ALS的全长序列,长度为2235bp,编码667个氨基酸。耳叶水苋三种抗性生物型的ALS基因第93位的亮氨酸(CTC)都被脯氨酸取代(CCC),但该突变位点不是ALS酶结合域氨基酸残基与除草剂的结合位点。未见其保守区突变。3、本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以β-actin为内参基因,对耳叶水苋抗苄嘧磺隆生物型NB0143-05和敏感生物型HZ001在mRNA水平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耳叶水苋幼苗在3-4叶期进行苄嘧磺隆(0.1gai/ha)茎叶处理后第2、4、6d,生物型HZ001的ALS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的1.23、2.74和2.41倍,生物型NB0143-05的ALS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的1.83、4.45和2.72倍。这表明,耳叶水苋幼苗经苄嘧磺隆处理后ALS表达量逐渐增加,4d达到最大峰值,然后逐步降低。药后4天抗性生物型NB0143-05的ALS表达量是敏感生物型HZ001的1.86倍。ALS表达量增加可能是浙江省稻田耳叶水苋抗性生物型NB0143-05对苄嘧磺隆等除草剂产生抗性和交互抗性的重要原因,这是国内外耳叶水苋抗苄嘧磺隆生物型ALS基因表达量增加的首次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