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是课程中重要的组成元素,教材承上反映了国家的课程标准,启下可从中知晓学生的学习内容。通过对文献的检索发现,对外国文学选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几个不同出版社教材的对比研究。在价值日益多元化的今天,语文课本中的外国文学作品日益繁荣,但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的选文原则方面却少有研究,尤其是针对某一个版本展开的详尽而充实的研究,更没有对某一个版本做历史的纵向梳理。因此这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本研究以人教版为蓝本,且以改革开放为分水岭,尝试将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中的外国文学选文剥离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对象加以研究,并以历史梳理的方式,来丰富有关外国文学的理论研究。本文通过文献法,文本研究法和比较分析的方法来研究,把改革开放以来的时间段以“十年”为界限划分三个阶段,尔后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教育背景对选文进行分析。论文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高中语文中外国文学选文的成就,即选文价值取向由原来的工具理性逐渐向人文主义、多元文化和开放意识的方向蜕变。虽然选文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外国文学的选文即使在今天看来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如选文较少关照文学史、选文仍带有一定的功利性、成人化倾向明显。本文针对选文的局限性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如阐述了外国文学作为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这样的一门交叉学科在选材时要参照文学史的顺序、汲取文学源头作品、适应高中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等选文建议。希望对语文课本编写者和工作在一线的语文教师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引起更多关心语文教育的专家、学者和教师们的注意,使之更加完善。这将会对于高中语文的实践教学有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