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tty19830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是现代化经济生产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投入要素,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变得非常紧密,想要维持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能源保障非常重要。另外能源是有限的,在节能环保观念日渐深入人心的今天,如何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强度的问题非常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将分析中国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中国能源强度变化的规律。并在分析的基础上为中国能源战略提出建议。本文将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本文简要阐述了能源消费以及经济增长的相关概念,为进一步的分析打下理论的基础。并且简要介绍了能源经济学文献当中一些经典的方法,拓宽行文的思路。第二部分本文将通过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的经济和能源消费的数据进行分析,实证分析证明了两者间的相关性并且存在能源消费到经济发展之间的单向因果关系。第三部分将透过产业结构的视角,使用LMDI的指数因素分解方法分析了中国产业能源强度下降的原因。科技效应是我国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然后分析了第二产业中科技效应前十的行业,进一步通过政策以及相关数据分析了具体的原因。第四部分呈现了我国能源问题面临的现状以及发达国家的能源战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我国能源战略的建议。
其他文献
政治文化构成了政党制度的外在环境和内在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多元一体"文化影响下形成了合作型主次结构,西方国家的多党竞争轮替制度是在"合
<正>国务院《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国发[1997]7号)明确规定水利建设基金是用于水利建设的专项资金,由中央水利建设基金和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组成。中央水利建
"惩罚教育"与"体罚"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仍常被混为一谈,不仅普通学生教师对此不能分辨,而且一些教育家也混淆是非。体罚是对人身体的一种攻击性伤害,是一种野蛮落后、不道
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发展的道路和模式,提出了目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特别值得政治学研究的一些问题。
介绍英语分为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并对其语音的差异对照进行了分析,指出语音差异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影响及对策。
十月革命之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构筑
公正审判基本人权视野下的司法独立,其全部目的是为了公正审判。为防止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司法权本身也需要约束,因而司法独立也不是绝对的,存在公正审判的诉讼机制下
生活垃圾热解液因含氧较高、含水量高、热值较低等问题,直接作为燃料尚存一定的困难。生活垃圾热解气主要是H2、CO、CH4和CO2等气体,但可燃成分含量较低。基于上述认识,本文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