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发展不断优化,第三产业比重持续提升,这与霍夫曼经验法则相吻合,也符合其他成熟的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改革开放之初,国内经济百废待兴,资本、技术等经济发展要素奇缺,而劳动力要素由于人口激增十分丰富,这与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拥有比较强的比较优势,为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中国提供了经济条件。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与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密切相关,在初期,不仅带来了国内稀缺的资本要素、也带了发达国家淘汰但在国内依旧是领先的技术要素、管理要素等,为中国培训了大量的熟练工人。本文正是基于这些考虑开始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产业升级的影响机制研究。关于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升级效应,一直众说纷纭,但不可否认的是外商直接投资确实是与中国经济发展,产业兴起密切相关的。但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经济逐渐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增长阶段,国外淘汰的技术水平已经满足不了中国产业升级需求。无论是对工人技术水平还是管理经验水平的提升,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升级的影响似乎越来越弱。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关于FDI促进产业升级的理论成果,将其分为溢出效应和低端锁定效应,在Cobb-Douglas函数基础上构建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影响产业升级的理论模型,提出了 FDI的行业异质性影响技术溢出的研究假设。采用2003-2014年的中国投入产出数据,采用计算出的制造业服务化指标来代表产业升级指标,进而使用FGLS模型对产业升级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使用全要素生产率指标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制造业FDI和生产性服务业FDI对产业升级有着不同的作用机制。金融危机之前,制造业FDI对产业升级持正向促进作用,但生产性服务业FDI对产业升级的方向不是很明确,金融危机之后,制造业FDI对产业升级的促进效应会加强,但生产性服务业FDI对产业升级的促进效应会减弱或者加大低端锁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