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高速发展,政府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城市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与结构的迅速增加,也带来了投资效率不理想、决策失误、资源浪费等不容忽视的现象,所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存在严重的问题。为此,政府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调整投资效率低下的状况。因此,本文在国内外有关评价理论和评价方法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分析影响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效率的因素,构建了效率评价模型,重点探究如何进行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效率评价。首先,本文对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效率的相关理论进行界定与阐述,定性分析“3E”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低碳经济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效率的影响。其次,构建SDEA-Malmquist模型来对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效率评价,具体分析SDEA-Malmquist模型的评价流程和适用性。再次,以黑龙江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一方面,利用SDEA从静态角度分析黑龙江省12个城市在2005年至2012年的S值、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及其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相对有效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且不同城市基础设施之间的投资效率差异较大。另一方面,采用Malmquist指数从动态的角度计算样本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效率变动指数及其技术进步指数,分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效率的跨期演变;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整体效率与综合效率值相一致且处于衰退阶段,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均值处于小幅度的上下波动状态,且不同城市效率差异是由于不同的效率变动指数和技术进步指数导致的。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效率的政策建议,从而为政府和有关部门合理进行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未来决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