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下地方新闻网站发展的现状与策略研究───以华声在线为例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ovedw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们谈论媒介融合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技术的革命,信息的爆炸,传统的消亡。  这一刻写下的结论,下一刻就随新事物的出现过时,颠覆和重构充斥了信息革命的时代,研究媒介融合即是一次充满冒险的挑战。媒介融合虽非新媒体时代的产物,却随新媒体的日趋主流备受瞩目,最初的媒介融合理论远不能适用当前的融合现状,而公认的、权威的媒介融合评述又难以提出,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主宰媒介市场,媒介融合重新迸发出新生的能量,从传统媒体开始提出报网融合、台网融合,到“互联网思维”席卷整个媒介市场乃至信息产业,所见之处皆是融合,然而我们却无法将它清晰地捕捉为一个具象的说法和理论。当今的媒介融合远非新旧媒体间的竞合如此简单,也早已超越了合并与整合的阶段。技术融合带动产业融合,沿着这条信息技术革命时代的发展路径,媒介融合永远以更新的姿态出现在互联网的四周。  于是我们把目光投向曾经的热点——地方新闻网站,媒介融合这一说法于此更显微妙。地方新闻网站偏生中国,与我国国情密相契合,其诞生便是缘于地方传统纸媒主动拥抱互联网,创办报纸数字版,在最基础的层面达成了媒介融合。地方新闻网站迅速崛起,各省报业、广电集团倾力打造这一热点媒介。其后体制改革,媒介市场化盛行,地方新闻网站脱离传统媒体附属品地位的诉求日益迫切。如何发挥地方新闻网站的新闻接近性优势,形成区域性网络信息服务的有机体?怎样减小与传统媒体的竞争耗损,优化资源配置?在中央新闻网站、商业网站的强势地位之下,如何保住、甚至夺回市场份额???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我们所讨论的媒介融合。毫无疑问,地方新闻网站作为网络媒体,仍然占据数字技术、互联网渠道等优势,然而面临媒介融合的愈演愈烈,优势在消亡,微博微信等社交新媒体的不断涌现改变着媒介市场的生态。市场倒逼融合,传统媒体——包括地方新闻网站——的选择不是融不融合,而是怎么融合,怎样更好地融合。  2009年首批十家全国重点新闻网站开始转企改制试点,其中就有7家地方新闻网站,该7家网站经过数年探索,在媒介市场化和媒介融合方面走在了前列。首家完成股份制改造的华声在线出身湖南日报集团,由其主要持股的华声在线股份有限公司囊括三湘都市报、《华声》杂志、华声论坛、户外 LED屏等多种媒介,集团化的合并经营与管理,首先面对的议题是媒介融合,以报网融合为基石的内容融合,以多渠道融合为依托的营销融合,以多元一体化经营为体系的产业融合,其经过多方改革与创新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融合发展模式。当然,体制壁垒仍然存在,报网融合的探索也非一帆风顺,打通全媒体渠道阻隔面临利益冲突和架构缺失等问题,到达产业融合之路坎坷多艰,在信息技术革命时代,该发展模式亦难一劳永逸,颠覆和重构随时到来。  无论如何,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华声在线的媒介融合尝试仍不失为有价值的研究案例,其中一些经过市场考验的发展模式或可为后来者所参考借鉴。
其他文献
互联网带来的信息技术变革在全球掀起了信息风暴,社会各界深刻认识到,占领网络阵地已成为持续推进各项工作进程快速有效地实施和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就目前看来,政府部门面临
文章讲述企业家如何生动地把《孙子兵法》应用到企业管理以及在我国企业发展中,如何将孙子兵法中的精髓与西方先进的人力资源理念相结合.在描述《孙子兵法》过程中,结合国际
期刊
微博的出现,在网络上引起了一段疯狂的热潮。微博是一种新兴的客户终端,用户可以利用计算机、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经过对140字左右的文本信息进行编辑和处理后,发布在微博上与其他
在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下,第三季度建筑业产值增速有所回升。前三季度,我国建筑业完成产值85243亿元,增长率为18.5%,比上季度增速回升了0.3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同期仍低出7.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