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废弃物问题是各国政府和人们都十分关注的“世界难题”。通过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形式实现经济成长的结果是废弃物的大量产生、新环境问题层出不穷、废弃物的最终处理填埋场所严重不足、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率不高等等,这一系列的由废弃物排放引发的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世界经济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在解决废弃物问题上有一种错误认识,认为环境保护是游离于经济活动之外的一种特殊活动,单方面强调政府行为,而忽视了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废弃物引发的环境问题的产生不仅是经济运行机制在特定领域内不能自身调节而失灵产生的,也是由于非经济系统(或者是政治社会力量)未能校正经济机制失灵而产生的。因此,解决环境问题应将环境作为经济系统的一种资源,以经济的手段低成本、高效率地配置和使用这种资源,实现经济机制失灵的校正。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框架下,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与物流工程学的研究方法,本文对废弃物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环境外部性的特点、环境市场机制、生产者责任延伸对废弃物的防治、废弃物处理市场的形成、废弃物“零排放”实现机制等问题和一般规律进行了研究,以此来解析中国废弃物的治理现状,并提供有关政策建议。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第一,废弃物的产生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环境外部性的多边性使废弃物处理市场不会自发存在,需要政府对废弃物进行管制。实践证明,这种命令加控制型的末端治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废弃物问题。第二,对废弃物的治理,“源头预防”优于“末端治理”,环境市场机制才能完全实现环境外部成本的内部化。市场机制在环境保护中发生基础性作用的关键是明确界定环境产权,并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及配套措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就是一种有效的基于源头防范的废弃物治理市场机制。第三,纠正环境外部性和公共物品无效性有两条重要的思路:征收统一的庇古税和发放可交换排污权许可证。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在由市场机制对排污权分配调节和国家对排污行为进行禁止性干预的条件下,都能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第四,在环境规制得到严格执行的前提下,生产企业将有动力选择最优的废弃物处理方式。在排污税足够高的条件下,生产企业会选择对废弃物进行自处理或将其外包于第三方,而不会愿意缴纳排污税。如果污染处理技术确实存在较强的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经济,选择废弃物处理业务外包是合算的。市场将总是会催生出最好的环境治理方法。第五,实现资源减量化和“零排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市场、企业和个人协同作用。在其综合实现机制中,市场机制是灵魂,政府对环境责任的界定和控制则是关键。当环境责任和生产者延伸责任被完整地界定之后,市场将发挥作用,迫使生产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考虑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里对环境的影响,从源头上就消灭有害物质,减少物质资源进入生产系统,从闭环供应链的全过程来优化商业流程。第六,根据发达国家治理废弃物的经验,中国近30年废弃物治理及排污收费实践失灵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规范生产者、消费者和政府等经济主体的责任和行为。建立健全完善的废弃物处理及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并严格执行相关制度是解决我国废弃物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