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大量的学术论文在国内国外发表以传播新知识和新成就。学术论文通常按照常规结构撰写,其结构组织方式可以反映作者的教育,语言,历史和文化背景。因此学术论文作为学术科研一种典型的体裁,吸引了应用语言学家和语言教师,尤其是专门用途英语和学术用途英语的研究人员的关注,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研究人员尽管在国内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可却甚少在国际期刊发表论述。对比修辞研究结果表明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与语言的差异在文章的篇章结构上可体现出不同的修辞模式。学术论文具有特定的交际目的和交际对象,并在语篇结构和文体功能具有特定的体裁结构。虽然同一体裁的语篇具有相同的语篇结构特点,然而特定的语篇结构也会受到社会、文化和背景因素的制约。那么中英学术论文在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上有差异吗?差异及其原因又是什么?鉴于国内很少对比研究中英学术论文尤其是社科类论文的体裁结构,本文借用ESP体裁分析理论对比研究英汉社科学术论文,试图发现两者相似和差异及其原因。 本文以60篇随机抽样的中英社科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以ESP体裁分析的语步分析法比较两者的宏观体裁结构,即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及其体裁结构,试图分析属于同一体裁的汉英语篇之间的差异,同时也探求汉英语篇结构背后的不同社会文化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1) 在宏观体裁结构方面上,绝大多数英文语料清楚地体现了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四步合一的结构(83.33%)。然而,中文语料由于多数研究类型不是定量研究,所以在这些文章中多趋于不包括方法部分,并且没有明确的结构划分。这也体现了作者负责型和读者负责型的区别;2) 在引言部分,对比结果是中英论文语料都按照CARS模式撰写,采用了大量的语步。但一个重要的差异是中文论文很少涉及前人研究(20%)。其原因是各文化的‘礼貌’的理解。西方国家根源于个人主义,采取的是消极礼貌策略,而中国文化根源于集体主义,采取的是积极礼貌策略;3) 方法部分也许是中英社科语料差异最明显的部分。研究发现70%的英文语料是定量研究,而中文语料定量研究只占6.67%。这也说明了国内研究人员对于以统计为手段的研究方法的陌生和未形成习惯;4) 对于学术文体的在结果和讨论部分,研究发现语步2(陈述结果),语步3(评论结果)和语步4(总结结果)是这一部分中的根本和必要的结构。然而语步5(评价研究)则是本部分的差异所在:90%的英文语料有此语步,而汉语只有46.67%。 英汉社科学术论文的不同写作模式反映了两者的不同写作习惯,即文化、历史和社会因素影响篇章的形成。研究结果为在写作和阅读课堂提供新的教学方式体裁教学法,培养研究写作的科学性和科技论文的体裁成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