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膜微胶囊自修复技术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unlintianxi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聚合物材料已遍布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而石化资源也日益消耗和枯竭,带来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研究可持续发展材料已成为发展重心。自修复技术可自行检测材料中不易探测到的损伤,并在一定条件下修补损伤,可延长聚合物的使用寿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传统的自修复材料大多应用于防护性涂层和水泥中,在膜工业领域的探索还很局限,纤维素膜作为包装膜、透析膜、分离膜的原材料,将自修复技术应用于此以延长其应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微胶囊自修复相比其他自修复技术,由于其适用广泛,整合简易,可修补宏观损伤的优点,应用更为广泛。因此本课题将含光固化芯材的微胶囊应用于纤维素膜中,制备一种可在紫外光照条件下自修复的纤维素膜,工艺简便,修复条件生态无毒,不涉及挥发性有机物。本课题采用原位聚合两步法制备脲醛树脂壁材的微胶囊,包覆含有光引发剂及修复剂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芯材,研究了乳化剂种类、搅拌转速、芯材与壁材质量比、反应合成体系酸碱性对微胶囊表面形貌,粒径分布,包覆率等性质的影响以确定了成功合成微胶囊的工艺:乳化剂阿拉伯胶、转速500rpm、芯壁比1.5:1、体系pH为2.5~3.5。并对微胶囊进行了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TG)分析,结果表明芯材被完整包覆,微胶囊热稳定温度为226℃,在微胶囊被应用到环氧涂层中后,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涂层明显的自修复效果。探究了制备自修复纤维素膜的工艺条件,纤维素溶液质量分数为4wt%,凝固浴为无水乙醇。制备不同微胶囊含量的纤维素膜,并对纤维素膜进行了一系列表征,结果表明自修复纤维素膜结构平整致密,制膜环境不影响微胶囊对修复剂的包覆,微胶囊的加入使纤维素膜结晶度相比原纤维素膜有所提高,再生成膜的过程使纤维素晶型由纤维素Ⅰ转变为纤维素Ⅱ,膜的断裂强度随微胶囊含量增多而减小,断裂延伸率随微胶囊含量增多先增加后减小,微胶囊含量增多还会导致膜润湿性能减弱,水汽透过率提升,自修复膜的热稳定温度为226℃。对含9wt%微胶囊的纤维素膜通过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能谱分析(ED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进行自修复分析及化学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自修复纤维素膜的断裂面在经UV光照20min后被成功修复,且纤维素膜与聚氨酯丙烯酸酯之间形成了氢键,说明该自修复技术应用于纤维素膜具有较好修复效果。
其他文献
在生物信息学中,序列、结构和功能是蛋白质研究的三大信息源。序列与结构之间的关系构成了蛋白质折叠问题。蛋白质折叠动力学参数的预测是蛋白质折叠问题中极具挑战性的研究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Pyrethroids)作为一种由人工合成模拟天然除虫菊酯的杀虫剂,它有效地克服了传统农药给环境和人类身体健康所带来的危害,凭借其毒性小、起效快、杀虫谱广、残
“轻薄”是手持移动设备的一个重要属性,看上去单纯的外观设计是对手机整体工艺的巨大考量。轻与薄所带来的视觉感官与握持感受,对产品续航能力、整机性能有绝对的影响,在产品“轻薄”道路上,越来越多品牌都止足不前,而OPPO是这条路上执著前行的成员之一,于是OPPO R5来到了CPCFAN评测室。  轻薄设计  作为一款轻薄手机,R5的配置与同期发布的N3有一定的距离,高通615处理器,2GB RAM,16
去年Intel推出了第五代酷睿处理器和9系列主板,但是不痛不痒的升级显然无法激起玩家升级的欲望。8月6日凌晨0点,Intel终于解禁发布了100系主板和第六代酷睿处理器,主板厂商们早已做好了发布Z170产品的准备,一时间风起云涌,新品扎堆上市,给沉寂了些许时间的DIY市场又带来了新的活力。过去的一个月里,大家或许已经看到了各种旗舰级的Z170主板评测,它们拥有豪华的做工以及不菲的价格,对于普通玩家
针对项目管理中的工作流控制需求,提出一个基于顶点活动(AOV)网的抽象工作流模型。给出该模型的形式化定义以及各结点的时序关系,阐述工作流的设计与执行规则,包括分支设计规则
越冬牧草主要在秋季9~10月间播种并开始生长,冬季仍存活,至晚冬和早春迅速生长,到夏季即使生长也很缓慢。如禾本科的多花黑麦草、冬牧-70黑左,豆科的紫花苜蓿、紫云英、箭舌豌豆等
在这个越来越依赖计算机的时代,数据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对于存储计算机中的这些重要数据,它们是否万无一失呢?答案是否定的,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数据丢失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对于每个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