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2019年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微企业法人单位总量为1800多万家,大约占全部企业的99%以上,其中小微企业1700多万家,占比超过98%,小微企业早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小微企业在发展中仍然存在各种问题,如财务管理标准不统一、抗风险能力较低以及管理机制不完善等,导致其融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融资难、融资贵成为限制小微企业快速发展的普遍问题。因此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成为释放小微企业发展活力的重要因素。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催生了各种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如众筹、P2P网贷和大数据金融等,使小微企业得到了更多的融资选择与机会。同时互联网金融拥有低门槛、效率高等特点,能够较好地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因此,研究互联网金融对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对缓解小微企业融资约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研究价值。本文通过梳理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发展现状,基于长尾理论、融资需求理论、交易成本和金融排斥理论,分析互联网金融能否促进小微企业融资。在此基础上,利用调查问卷获得的2919家小微企业数据,选择Probit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有助于提高小微企业的融资可得性,但会引起融资成本上升,即互联网金融可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但同时导致了企业融资成本上升。进一步对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的区域差异分析,表明:小微企业所处的政策法律环境越好,互联网金融越能促进小微企业的融资可得性;小微企业所处的金融生态环境越好,互联网金融越能促进小微企业的融资可得性。最后,根据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互联网金融缓解小微企业融资约束的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