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耕地面积刚性短缺,粮油安全成为国家重大战略问题,特别是食用油进口依存度达到60%以上,因此需要大力发展木本粮油产业。文冠果作为我国特有的油料树种,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我国17个地区的文冠果种子为研究对象,并收集各地区的气候数据和土壤数据。首先对种子的基本性状进行测量,其次筛选出较适宜的提取文冠果油的方法,用筛选出来的方法提取各地区的种仁油,并对种仁油进行分析,最后研究气候因素和土壤因素与相应地区文冠果种子性状和种仁油指标的关系,建立预测模型,以便为栽培中环境因子的调控提供依据,为文冠果产品加工产业提供基础数据。本次研究结果如下:文冠果种子形态特征的区域性差异结果显示,17个地区文冠果种子均表现为深棕褐色、扁球状;内蒙古通辽奈曼旗的文冠果种子最大,河南灵宝的种子最小;陕西延安市富县的种子出仁率最高,山西吕梁市方山县方山镇的出仁率最低。综合以上指标,17个地区中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八仙筒子镇林场的文冠果种子品质最好。以文冠果种仁为原料,分别用索氏提取法、超声辅助法、超临界C02萃取法提取文冠果油,结果显示用超声辅助法文冠果油的提取率最高;对文冠果油的基本性质和脂肪酸组成进行检测,结果显示,3种方法提取的文冠果油的品质都较好,不同提取方法之间油的理化性质结果相差不大;在脂肪酸组成及含量上,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的油脂肪酸种类最多但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最低,索氏提取法提取的种仁油脂肪酸种类最少但是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最高;而超声辅助法脂肪酸种类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在二者之间。综合以上结果最终选取超声辅助法作为后续提取文冠果油的方法。用超声辅助法提取文冠果油并计算含油量,同时对不同地区种仁油的理化指标和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发现不同地区的文冠果种子含油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甘肃平凉市泾川县的种子含油量最高;理化性质检测结果显示,17个地区文冠果种仁油均具有较高的品质;GC-MS结果显示,不同地区文冠果油中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不同,文冠果油中均是亚油酸的含量最高,其次为油酸。在脂肪酸组成上,山东东营区胜大生态林场的种仁油中脂肪酸的种类最多;在脂肪酸含量上,亚油酸含量最高并且芥酸含量最少的种仁油出自陕西靖边县杨桥畔镇杨一村的文冠果种子。使用RStudio 3.2.2版本中PLS程序包进行偏最小二乘回归建立种子及种仁油参数与生物气候和土壤参数的预测模型。通过对几个主要模型的分析发现,预测模型整体解释效果较好,并且能为文冠果的栽培提供选择对策,对栽培中环境因子(水、有机肥等)的调控具有重要作用,对指导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但此模型尚存在不足之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