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大规模MIMO无线传输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mx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通信发展至今,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移动社交网络、移动多媒体等业务的兴起对数据传输速率的提升、应用类型的多样化提出更高要求。为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移动通信需求,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技术应运而生。通过在基站端配置大量天线,大规模MIMO可以充分挖掘空间自由度,增强空间分集与复用技术,显著提升频谱效率。大规模MIMO技术虽已证明其有效性并初步投入商用,但在进一步大规模部署过程中仍存在成本过高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射频链路造价过高、密集布站成本过高、信道估计开销过大、以及估计算法耗时过长等方面。本文将针对上述问题,从硬件成本、资源开销、算法复杂度等多个角度寻找节约成本的方法,研究低成本的大规模MIMO无线传输理论与关键技术。首先,研究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DFT,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的混合波束成形多用户传输系统,从硬件方面降低成本,解决射频链路造价过高问题。为设计其模拟波束选择方案,首先固定波束,分析此时上下行链路分别采用迫零和最大比合并接收机、以及迫零和最大比发送预编码器下的遍历可达速率近似值。基于上述理论结果,设计最大化遍历可达速率的波束选择方法,重点提出一种两步波束选择算法,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近似最优的波束选择结果。仿真结果证明了遍历可达速率的紧性以及所提出的两步选择方案的有效性。其次,研究大规模智能超表面(LIS,Large Intelligent Surface)辅助型大规模MIMO系统,从硬件方面降低成本,解决密集布站成本过高问题。为提升LIS辅助型大规模MIMO系统遍历频谱效率,首先研究基站端发送机制,在推导不同预编码方案的遍历可达速率上界后,发现同时利用原始链路与辅助链路的预编码方案具有最优性。随后研究LIS相移机制,提出基于统计信道状态信息的最优相移设计方案,并考虑硬件限制,进一步推导出LIS移相器量化比特数与遍历频谱效率损失量的关系式。仿真结果证明了2比特量化即可保证遍历频谱效率损失不超过1 bit/s/Hz。随后,面向频分双工(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多天线系统,研究一种上行辅助的下行信道重建方法,从资源消耗方面降低成本,解决信道估计开销过大问题。基于FDD上下行信道空间互易性,利用路径时延和角度的频率无关性,通过上行探测过程估计这两种频率无关性参数。在证明了下行估计路径复衰落因子的必要性后,通过下行训练将其估计并反馈至基站,此时导频及反馈开销均较低。为同时估计时延和角度,引入并增强了牛顿正交匹配追踪(NOMP,Newtonized 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算法,并理论证明了增强型NOMP算法的准确性。软件仿真和硬件实测结果表明,所提的上行辅助的下行信道重建方法可以获得近似于真实信道的重建结果。接下来,研究上行辅助的下行信道重建方法在FDD三维(3D,3-Dimensional)多用户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应用。针对3D多用户场景,提出一种高效的下行训练方案,从资源消耗方面降低成本,解决信道估计开销过大问题。首先提出e NOMP算法,可以同时估计时延、下倾角、和方位角这三种频率无关性参数。进一步提出了一种低开销的下行训练方案,基于码本,化用户专用导频为小区公共导频,保证仅用少量导频即可将复衰落因子的估计误差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完成多用户下行信道的低开销重建。仿真结果证明了e NOMP算法的估计准确性,并且证实了利用重建信道以及利用完美CSI来设计下行链路多用户传输方案,可以得到近似相同的多用户系统可达速率。之后,面向FDD多用户大规模MIMO系统,提出一种下行时变信道跟踪方法,从资源消耗和算法复杂度两个方面降低成本,同时解决信道估计开销过大和接收机算法耗时过长这两种问题。上行链路以较低的算法复杂度跟踪每个用户的频率无关性参数,利用前序时刻参数跟踪结果,仅依托稀疏的上行探测信号即可高效地跟踪已有路径,找出消失路径,并检测新生路径。下行链路以较低的导频开销估计所有用户的复衰落因子,采用K均值聚类算法进行导频设计,使导频数目可预设。仿真结果证实了所提跟踪方法的有效性及鲁棒性,并建议频繁跟踪信道,以维持较高的多用户频谱效率。最后,面向FDD超大规模MIMO系统,提出一种模型驱动的基于深度学习的下行信道重建方案,进一步从算法复杂度方面降低成本,解决信道估计算法耗时过长问题。考虑到超大规模MIMO系统空间非平稳特性,同时为加速信道重建过程,引入一种高效的目标检测神经网络,实现角度、时延的快速检测以及空间非平稳的识别。为提升估计精度,配合使用一种低复杂度的基于算法的优化模块,将网络所得参数估计值进一步精调。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快速准确地重建非平稳信道,回退到空间平稳场景后,可在百分之一的时间开销内达到和增强型NOMP算法相同的重建准确性。
其他文献
快速有效的道路排水设计是保证降雨条件下路面行车安全和提升道路服务水平的重要环节。当降雨强度超过沥青路面排水能力时,在路表面或面层内部会形成超渗流,超渗流包括路面的汇流过程与面层内部的渗流过程。形成于路表的汇流导致路面出现积水,降低路面行车安全;形成于路面内部的渗流会冲刷、侵蚀路面材料,破坏道路结构承载力与耐久性。为深入探究沥青路面超渗流行为对行车安全与道路结构排水的影响,本文基于水动力学、渗流力学
分布异构集群下的MapReduce作业(独立MapReduce作业或MapReduce工作流)调度的主要问题是任务与资源间的合理匹配。实际云环境中资源的有限性、MapReduce作业处理数据的分布性以及不同类型MapReduce作业资源请求量的异构性,为MapReduce作业或MapReduce工作流调度过程中满足截止期、数据本地化、资源利用率等带来极大挑战。本文围绕MapReduce作业调度,分
纳米尺度下金属材料的热学性能和稳定性是微/纳机电系统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它关系着器件的性能指标、可靠性以及使用寿命。纳米金属在力、电、热等多方面都表现出了不同于其宏观块体材料的新异特性。原位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因具有原子级分辨能力并可原位搭载各种外场,现已成为研究纳米金属材料新异物性的首要方法。纳米金属的热学行为和稳定性是微纳器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原位透射电子显微技术针对纳米金属的热力
视频目标跟踪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研究的热点,在智能视频监控、医学图像诊断、智能人机交互和虚拟现实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随着国内外的研究机构不断地对目标跟踪技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该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面对光照变化、背景复杂、尺度变化和遮挡等复杂场景,目标跟踪算法仍有很多理论与技术问题亟待解决。针对视频目标跟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在传统目标跟踪算法的基础上,围绕算法的运动模型、搜索方案和表
流线型钢箱梁因自重轻、承载力高以及整体性强等优点,已成为大跨桥梁主梁的主要形式之一。然而,在长期车载及风载等持续作用下,大跨钢桥钢箱梁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同形式的疲劳病害,当疲劳病害积累到一定程度,其结构安全性往往会受到显著影响,需进行加固修复。相比于更换原材料、焊接修复等传统加固措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FRP)因轻质高强、便于施工、耐久性优异等
磁动力学过程的研究对基础物理的发展和自旋电子学器件性能的提高都有着重要意义。随着磁性材料结构和有效场分布的变化,磁矩的集体进动表现出多种多样的模式。这些丰富的磁动力学过程反应了磁性材料的磁动力学性质,并可通过多种手段进行调控。本论文系统研究了坡莫合金(permalloy,Py)铁磁连续薄膜及微纳米结构中的磁矩进动的各类模式,以及Nd基非磁材料-坡莫合金磁性异质结和磁性多层膜中磁动力学过程,主要的研
自石墨烯获得诺贝尔奖以来,二维材料在能源、电子器件和生物传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地研究。二维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光学和电学性质,特别是在生物分析领域越来越受到科学家的关注。生物传感器的构建一方面需要寻找能展现更高性能的新材料,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功能化进一步优化现有材料的性能,使材料充分发挥其优势,使得构建的传感器展现出更优异的性能。因此,为进一步提高生物传感器中的灵敏度,准确度,选择性和便携性等
新兴无线应用和业务不断涌现,高速无线接入需求迅猛增长,拥挤的微波频段已无法承载未来网络的海量高速宽带数据。毫米波频段拥有丰富的频谱资源,支持宽带信号传输,同时天线单元物理尺寸小,便于集成大规模天线阵列提供高增益方向性波束。毫米波通信具有巨大潜力,是未来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毫米波信号传输特性与硬件实现限制,传统微波通信系统中的技术难以直接应用。鉴于此,本文对毫米波通信系统中的关键问题进行
超材料是由亚波长单元以周期或非周期形式排列而成的人工结构。通过合理设计单元结构可获得自然界材料所不具备的等效参数(例如声学中的负质量密度ρ和负弹性模量B、电磁学中的负介电常数ε和负磁导率μ),从而为声波和电磁波调控提供了新的方式与可能性。虽然声波和电磁波在本质上有着极大差异,但相似的波动性使得声学超材料和电磁超材料在设计上有很多共通之处。本文分别对超材料在声波和电磁波调控中的物理特性展开研究,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