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KUKA机器人的纤维缠绕工作站设计

来源 :哈尔滨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ppl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合材料壳体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及可设计等优点,使其在石油天然气输送、船舶、海洋钻井平台、电力传输、压力容器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复合材料壳体多采用湿法缠绕成型工艺制造,传统的缠绕机分为机械式和数控机床式,存在自由度低,芯模装卡不便,制品适应性及柔性差,且无法实现复杂形状复合材料壳体自动缠绕成型等问题。本文设计的基于KUKA机器人的纤维缠绕工作站具有七个自由度,具有抓取芯模缠绕和抓取纤维缠绕两种缠绕模式,可实现复杂形状复材壳体快速、高效、优质缠绕成型。  为满足复材壳体纤维缠绕工艺及制品性能要求,根据环向、螺旋和纵向缠绕基本规律,分析了圆柱体、锥形体以及椭球体复合材料壳体芯模测地线缠绕模型和落纱点轨迹,分别基于包络缠绕和定长纤维缠绕两种导丝头轨迹约束确定出纱点轨迹。基于 MATLAB软件进行缠绕线型及轨迹计算,并分析了各轴运动、切点顺序和主轴转速等因素对缠绕轨迹的影响,给出可用于生产的定长自由纤维、主轴恒转速及测地线缠绕的优化出纱点运动轨迹。本文设计了基于KUKA KR210机器人的纤维缠绕工作站,采用外部扩展轴实现芯模旋转驱动,通过机器人手抓取芯模或纤维两种方式缠绕实现复材壳体快速成型。根据复材壳体缠绕需求,设计工作站机械结构,并搭建控制系统硬件平台,系统软件采用上、下位机结构。通过将出纱点轨迹坐标转换为机器人可执行代码,控制机器人末端按照指定轨迹缠绕。  本文设计的机器人缠绕工作站可适用于湿法/干法缠绕的带缠绕及纤维缠绕工艺。机器人载荷:210KG;缠绕行程:2000mm;缠绕轨迹精度:±0.2mm。可实现弯管、三通、锥形变径管、气瓶等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壳体的自动化缠绕。
其他文献
学位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成为目前国际上计算机、通信、网络、信息和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并带来极大的学科交叉,但在理论和应用方面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本文针对WSN中目标跟踪关键
随着我国铁路运输系统的不断提速,为充分保证列车安全运行,提高机车车辆行走安全可靠性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其中牵引电机轴承、轴箱轴承、主发电机轴承等的良好运行状态是确保列
通过对奇异摄动系统状态解极限性质的深入研究,本论文探讨了广义系统理论与方法在奇异摄动系统分析与综合中的适用性问题。奇异摄动系统的控制理论已得到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当
论文中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和预测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控制模型,用来解决实际控制过程中出现的模型误差,系统扰动和滞后的问题。该论文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
本文详细介绍了多路微弱光电流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传统的电流采集由于反馈电阻参数的分散性及信号放大处理电路中各通道的不均匀性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有很大影响,基于上
网络调度对网络控制系统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合理的调度算法能提高网络的利用率和控制系统的性能。本文通过仿真研究网络调度对网络控制系统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闭环调度算法,根据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问题日益严重。而城市交通控制系统对解决这一问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基于这一情况,开展交通协调控制系统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了一种基于规则的协
图像序列中人体运动的视觉分析是计算机视觉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近年来备受研究者关注的前沿方向。人体运动的跟踪与识别主要包括:从背景图像中检测出运动人体;在视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