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三公”经费公平问题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mx198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政预算反映的是政府基本的收支计划,即未来一个会计年度内政府部门预计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情况。它为公众了解政府的动向提供了保障,也能反映出国家的政策意图和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政治法治化和民主化的逐步推进,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目标的步伐也越走越快。另外,我国公众的主人翁意识也在逐步增强,公众对国家政策和政府行为的参与欲望也愈来愈强,目前公众对财政预算,特别是对“三公”经费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于是财政预算公开、“三公”经费公开都是既是建立廉洁高效的法治政府的需要,也是满足公众对预算公开日益增高的呼声的需要。  新《预算法》的颁布为财务预决算公开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到2014年为止的四年时间内,三公经费的公开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当然也存在更多的问题。论成效,一方面加快了新时期下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型,建立法治政府、民主政府的进程;另一方面,对我国目前的反腐倡廉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问题方面,具体表现为,各预算部门公布内容简单,口径和标准不统一,缺乏相应的细化分析说明,问责机制落实的不到位等等。尽管如此,“三公”经费的公开也是意义重大的,它是治理三公经费问题的重要手段,反映出政府执行“三公”经费透明化的决心,也为公众提供了与政府沟通的渠道,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公开透明的政府。没有公开的权利就只会无限膨胀,只有公开透明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腐败的产生,“三公”经费的公开也将进一步有效的唤醒中国公民的民主意识,真正推动中国向法治社会迈进。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期刊,收集相关数据资料等方法梳理盘点目前我国预算公开和“三公”经费公开的进程和现状,总结“三公”经费公开的意义,通过公开近年来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剖析原因,继而在公开方面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和对策。利用公开这个契机,结合当下各级政府都在积极推进的各项治理三公经费的措施,如公车改革等,探索治理三公经费问题的新方法和途径。
其他文献
中国的城市社区建设才刚刚起步,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正处于探索和实践之中。本文通过探讨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所面临的问题、任务、目标和方式,总结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经验
期刊
研区块属典型低渗、依靠弹性能量开发油藏,影响其产量递减的因素包括:启动压力、压敏效应以及压裂裂缝导流能力的动态衰减.建立了研究单元单井的产量预测模型,利用阶段定产的
目的了解我国社区老年共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现状,并从一般资料、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服药信念和自我感受负担等方面探究其影响因素,研究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自我感受负担和服药依从性之间的中介作用,为社区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心理干预提供理论基础,以提高社区老年共病患者服药依从性,促进其预后与康复,实现社区共病有效管理。方法首先,查阅中国期刊网络数据库相关文献,分析社区老年共病
学位
期刊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年来,各民族之问逐渐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大分散、小聚居的交错杂居的局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越来越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