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由,历来是一个谈论颇多的话题,在不同的领域被广泛地应用着,如在伦理学中,有道德自由;在法律中,有法律之自由;在美学中,有审美之自由。而自由的原义是指从各种束缚中摆脱出来。人类一直梦想着自由,寻找不同的途径去接近它,自由,作为席勒毕生追求的目标。在书斋中他思考着自由,在现实中他反思着自由,力图为人类找到一条达到自由的途径。他把人的本质、自由和美联系起来,试图以艺术和审美来洗涤人类灵魂,找到和谐人性的自由。 当我们考察席勒这一思想时,社会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的双重因素凸现在我们面前,这是席勒思想产生的现实和理论土壤。这种尴尬的现实使席勒重新思考一切,究竟人类的自由以怎样的方式才能达到?康德对审美判断力的分析,对美的与崇高的探讨及“美是道德的象征”命题的提出,给席勒深刻的启发,席勒由此出发,提出了“美是现象中的自由”、“游戏冲动”,并在现实的实践基础上提出审美教育的概念并作了进一步的分析。 席勒美学思想在德国古典美学史的这根长链上,具有关键性价值和意义。由于席勒美学的存在,使得整个西方美学的发展的内在逻辑性更加严密。更重要的是他试图用艺术和审美去拯救人类社会中的异化现象,启发了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分析,提出了马克思扬弃私有化达到人性和谐的发展。席勒的游戏说对我们分析评价现代社会的文化理论提供了良好的参照。席勒的美育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经漫长时光丰富了现代西方美学的发展,席勒所倡导的审美教育开启了近代中国的审美教育。